钼铁是钼(含量55%-75%)与铁熔合而成的铁合金,凭借高熔点(1750-1980℃)、强耐腐蚀性及高温稳定性,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合金化显著提升钢材性能:
•传统领域:不锈钢中添加钼可增强抗点蚀能力;工具钢中提升切削寿命;高温合金中保障极端环境下的结构稳定性。
•新能源革命:风电每兆瓦装机需100-120公斤钼铁强化叶片与塔筒;新能源汽车齿轮、发动机部件采用钼合金钢后,耐磨性提升30%,单车用量突破2公斤。
•高端制造突破:半导体先进制程中,钼合金基板需求年增40%;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依赖其抗高温氧化特性,成大飞机国产化关键材料。
•传统领域升级:能源化工领域对含钼不锈钢需求增长25%,推动特钢向高性能化转型。
价格走势趋势:2025年9月24日,据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长江综合市场数据显示,钼铁FeMo60价格在278500-280500元/吨区间波动,均价279500元/吨,较前一日价格下跌2500元。主要影响因素是:近期多项经济数据显示全球经济扩张动能减弱,美国9月商业活动延续收缩态势,日本制造业PMI创近六个月新低,印度虽维持扩张但增速较8月明显放缓。钼市场短期承压,市场对后市行情普遍持谨慎态度,消费者逢低采购积极性有限,持货商为加速库存周转而降价。但高端合金与绿色能源领域的需求韧性,正为这一战略金属注入独特抗跌性。钼铁短期震荡承压,但后市预测偏强。
供应端现状
当前钼市供应端呈现双重压力,首先,国内主要矿区产能持续释放,此前停产项目逐步恢复运行,原料供应量明显提升,导致钼精矿市场出现阶段性过剩;此外,国际钼价持续震荡下行,削弱国内贸易商挺价意愿,进一步加剧价格下行压力。
需求端现状
钢厂招标价格承压明显,对钼铁采购维持保守策略,持续压制现货价格上行动力;传统建筑领域需求持续低迷,房地产投资收缩导致普通钢材用钼量减少,虽然新能源、风电等高端制造领域需求存在结构性支撑,但受生产节奏调整及产能消化周期影响,实际增量尚未充分释放。
产业链现状
上游承压
我国钼资源储量虽位居全球首位,但优质矿脉日趋枯竭,超过六成开采资源为低品位矿,直接导致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同时,共生矿综合利用效率不足制约整体开发效益,供应紧张态势短期难解。
中游过剩
2025年前八个月钼铁产量同比增加态势,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但中小企业在价格战中持续承压,低效产能出清加速。
下游转型
传统钢铁领域受政策调控增长放缓,但高端特钢(齿轮钢、轴承钢)保持增速;新能源与电子行业成为新引擎,光伏支架、溅射靶材等高端应用需求激增,驱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短期价格走势预测
钼铁价格下跌是供应增加、需求不足及市场情绪综合作用的结果。短期内价格可能延续弱势震荡。若钢厂招标量回升至,价格有望探涨;反之,若库存增加,可能下探。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