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1#锑均价报163,000元/吨,2#锑均价158,000元/吨,单日跌幅均达3,000元/吨(跌幅1.82%)。市场并未显现止跌信号,供需格局的深层矛盾与政策调控的滞后效应,正推动锑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锑现货价的历史高位出现在2025年3月末,价格达到242,000元/吨(最高价),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受光伏需求爆发、出口管制政策及全球供应趋紧推动。
供给端:产能释放与进口冲击打破紧平衡
国内锑供应呈现“本土复产+海外转口”的双重增量压力。湖南某矿业自9月25日复产后,10月上旬已满负荷生产。与此同时,俄罗斯通过哈萨克斯坦转口的锑精矿数量增长,min锑精矿报价较上月下跌,进一步削弱成本支撑。冶炼端库存压力持续传导,7月国内锑锭生产商库存量同比激增,中小厂商为缓解现金流压力低价抛售,加剧现货市场踩踏。
需求端:传统支柱坍塌与新兴场景缺位
锑消费的两大支柱——阻燃剂与光伏领域均陷入增长停滞。2025年1-9月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8.3%,建材用阻燃剂采购量同比缩减,华东地区头部企业库存周转天数升至45天,被迫暂停采购。光伏领域虽保持装机增长,但每GW消耗锑较少,需求不占优势,且隆基等企业加速推广低锑澄清剂配方,削弱需求弹性。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领域尚未形成规模替代效应,而海外市场受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推动再生锑使用比例提升,进一步压缩原生锑需求空间。全球制造业PMI连续四个月位于收缩区间,工业金属整体需求预期下调。
市场情绪:投机撤离与价格超调共振
现货市场呈现“量价背离”特征,华东地区贸易商成交量虽增长,但成交价普遍贴近下限,恐慌性抛售导致短期价格超调。期货市场投机资金加速撤离,现货与期货价差扩大。部分冶炼厂为回笼资金,将锑锭以低于成本价10%-15%抛售,进一步压低市场心理价位。
政策端:出口管制与战略收储的博弈效应
商务部自二季度收紧锑制品出口资质审批后,国内过剩产能难以通过海外市场消化,但政策限制导致套利通道关闭。工信部10月启动首批5,000吨锑战略收储招标,目标2025年储备量提升至2.5万吨,远期规划达5万吨,但首批招标进度未公开,市场对其短期托市效果存疑。生态环境部《有色金属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冶炼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限值降低,推高吨锑冶炼成本,加剧中小厂商生存压力。
宏观与产业展望:成本支撑与需求验证的拉锯战
当前锑价已跌破国内平均完全成本线,但原料端刚性成本仍构成底部支撑。四季度价格走势将取决于两大变量:一是房地产政策调整效果与光伏装机增速,若竣工端回暖或带动阻燃剂需求边际改善;二是欧盟碳关税政策落地对高端阻燃剂需求的刺激强度。
锑价加速探底本质上是全球资源博弈与产业转型阵痛的缩影。在供给端产能释放、需求端结构性塌陷、政策端调控滞后的多重压力下,行业短期或延续弱势震荡,但成本支撑与战略收储预期或为价格筑底提供缓冲。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