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陆港两地黄金珠宝板块遭遇"黑色星期一"。中国最新增值税抵扣政策调整如同一记重锤,砸得市场措手不及——非投资用途黄金珠宝零售商进项税抵扣比例从13%骤降至6%,直接推高行业采购成本。香港老铺黄金早盘暴跌9.4%创七个月新低,周大福最大下挫近12%,A股潮宏基更是一度跌停,市场哀鸿遍野。
税改冲击波:7%成本压力如何撕裂行业?
花旗集团测算显示,在最坏情境下,新政将导致黄金零售商采购成本激增约7%。这相当于在每克黄金利润本就微薄的行业,硬生生撕开一道"成本裂缝"。以周大福为例,其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黄金销售占比超60%,税率调整将直接侵蚀其毛利率。而中小企业因缺乏库存缓冲和议价能力,更易陷入"成本转嫁-销量下滑"的恶性循环。
龙头突围:定价权与库存成关键护城河
摩根士丹利火线点评揭示行业分野:老铺黄金凭借高端定位(客单价超5万元)和30%以上的高毛利率,具备更强的成本转嫁能力;周大福则依托全国超7000家门店的规模优势和充足库存(达百亿级),可平滑短期成本冲击。反观区域性品牌,既无高端溢价支撑,又缺乏库存深度,恐将在这场税改风暴中率先出局。
政策深意:倒逼行业升级还是短期阵痛?
此次税改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国黄金珠宝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升级"的政策信号。通过提高非投资类黄金消费税负,引导资源向高附加值、高设计含量的产品倾斜。事实上,老铺黄金近年来凭借非遗工艺和限量款产品实现年均30%的溢价增长,已验证高端化路径的可行性。
未来棋局:提价还是创新?
行业面临两难抉择:全面提价可能抑制消费需求,但局部提价结合产品创新或成破局之道。周大福已开始试点"古法金+IP联名"产品线,试图通过文化溢价对冲成本压力。而老铺黄金则加速布局"黄金+珠宝"复合业态,通过提升客单价分散税负影响。
在这场税改风暴中,黄金珠宝行业正经历一场残酷的"适者生存"考验。龙头企业凭借定价权、库存深度和品牌溢价构筑护城河,而中小企业若无法快速转型,恐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既是风险,更是捕捉行业重构机遇的窗口——毕竟,在黄金的世界里,从来没有永恒的赢家,只有不断进化的生存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