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宏观环境与商品市场前瞻(2025 年 3 月 24 日 - 30 日)
一、政策与货币环境:流动性分化下的审慎博弈
1. 美联储:鸽派信号与现实约束并存
美联储 3 月议息会议维持利率在 4.25%-4.5% 区间,同时宣布自 4 月起将国债减持规模从每月 250 亿美元降至 50 亿美元,释放 “温和宽松” 信号。鲍威尔强调,若劳动力市场恶化或通胀超预期回落,可能调整政策方向。但点阵图显示 2025 年仍预期降息两次,市场对 “高利率更久” 的担忧未消。美元指数承压走弱,为黄金、原油等美元计价商品提供短期支撑。分析指出,美联储政策路径取决于通胀黏性与经济韧性的平衡,若二季度数据未现明显衰退,宽松节奏可能放缓。
2. 中国央行:稳增长与防风险并重
中国人民银行明确 “择机降准降息”,结合财政部 30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 “以旧换新”,政策组合拳旨在提振内需。当前制造业 PMI 重返扩张区间(50.8%),但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1-2 月同比降 9.6%)制约复苏成色。央行需在流动性宽松与银行息差压力间权衡,预计将通过结构性工具(如科技创新再贷款)精准滴灌重点领域,避免大水漫灌。
二、地缘局势:能源与贸易风险交织
1. 中东地缘升级冲击能源市场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持续扩大,胡塞武装威胁袭击红海航运目标,若冲突波及伊朗或霍尔木兹海峡,原油供应中断风险可能推升油价。当前 OPEC + 减产计划延续至 2026 年 6 月,叠加印度原油进口量降至 2024 年 11 月以来新低,供需紧平衡下油价短期或维持高位。但需警惕全球经济放缓抑制需求,以及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释放的对冲作用。
2. 美欧贸易战外溢效应显现
欧盟宣布 4 月 1 日起削减钢铁进口配额 15%,以应对美国钢铝关税导致的产能转移,此举可能加剧全球钢铁贸易壁垒,推升欧洲钢材价格。同时,欧盟拟对铝产品启动保障性措施,铝价或因供应链重构预期波动。分析指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加速产业链区域化,中国钢铁出口可能转向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三、经济数据:复苏韧性与通胀压力角力
1. 中国需求回暖支撑工业品
3 月制造业 PMI 回升至 50.8%,新订单指数升至 51.5%,显示工业活动加速。1-2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 5.6%,社零总额增 7.2%,政策刺激下耐用消费品需求或带动铜、铝等金属价格。但房地产销售与投资低迷拖累建材需求,需关注后续政策加码力度。
2. 美国通胀数据成关键变量
市场预计 3 月 CPI 同比涨 3.1%,核心 CPI 同比 3.3%,若数据超预期将强化美联储 “鹰派” 立场。当前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 57.9,通胀预期升至 4.9%,高物价持续侵蚀消费能力。若就业市场出现拐点(如非农数据走弱),或倒逼政策转向,但短期市场仍将围绕数据波动。
四、商品类别前瞻: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并存

总结:本周商品市场将呈现 “政策驱动与地缘扰动交织” 的格局:国内政策聚焦稳增长与消费提振,国际局势受中东冲突与贸易壁垒主导,科技变革则推动能源金属需求重构。投资者需关注中国 PMI 数据验证复苏成色、美国 CPI 揭示通胀黏性、以及新能源技术突破对传统商品的替代效应,把握结构性机会的同时警惕波动率上升风险。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