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低空经济“起飞” 万亿赛道引金属热潮!

低空经济“起飞” 万亿赛道引金属热潮!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2024年,深圳无人机15分钟送外卖刷屏;2025年,某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完成载人首飞;同期,四部门印发《低空经济发展指导意见》,明确“2030年万亿市场规模”目标——曾被视作科幻的低空经济,正以超预期速度闯入现实。当“空中出租车”“物流无人机”“应急救援飞行器”从想象落地,除了技术创新,更有一类关键角色在默默支撑:​金属原材料。它们如同低空设备的“骨骼”与“心脏”,从机身结构到动力系统,每一次材料选择都直接决定设备的性能上限与商业化潜力。
政策+需求双引擎:低空经济为何是新风口?​​
低空经济的爆发,是“技术-政策-需求”三重力量的共振。
政策层面,全球加速开放低空空域:中国2020年启动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已开放300米以下空域(部分城市试点1000米),2025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实施,明确“分类管理、放管结合”规则;美国FAA推进“无人机整合试点”,欧盟推出“U-space”空管系统,全球低空“交通网络”雏形显现。
需求端,“效率革命”倒逼场景落地:一线城市外卖配送成本约5-8元/单,无人机可压缩至2-3元,时效从40分钟缩至10分钟;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的“1小时通勤圈”痛点,或可通过“空中出租车”将核心区通勤时间压至20分钟;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等领域对“立体作业”的刚需,更让低空经济从“可选”变“必争”。
金属“隐形冠军”:谁在定义低空设备的极限?​​
低空设备的设计,本质是“重量与强度的博弈”——更轻的机身提升续航,更强的材料保障安全,二者的平衡决定商业化成败。这背后,是一批“小众但关键”金属的深度参与。
1. 铝合金:低空设备的“基础骨架”​​
铝合金以“密度低(2.7g/cm³)、易加工、成本低”成为机身主流材料。eVTOL的机身框架、机翼蒙皮多采用6系(Al-Mg-Si)、7系(Al-Zn-Mg-Cu)铝合金:6系强度适中(抗拉约280MPa),用于大规模结构件;7系强度更高(超550MPa),用于起落架等承力部位。
2. 镁合金:“减重天花板”的潜力股​
镁合金密度仅1.74g/cm³(比铝轻30%),理论减重空间更大。尽管曾受耐腐蚀性、加工难度限制,近年“微弧氧化”表面处理与高强韧镁合金(如镁锂合金密度1.6g/cm³、抗拉超300MPa)的研发突破,让其加速应用。
3. 钛合金:“高性能场景”的刚需选择​
在高速飞行器、大载重无人机等高要求场景,钛合金不可替代。其密度约4.5g/cm³(高于铝、镁),但强度是钢的2倍(抗拉超1000MPa),且耐高温(300-600℃保持性能)、抗腐蚀,是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机身紧固件的“首选”。
4. 锂/镍/钴:“飞行能源”的核心支撑​
低空设备的“动力革命”,本质是电池技术的突破。当前主流eVTOL与无人机采用高镍三元锂电池(NCM811)或固态电池(研发中),能量密度直接决定续航。锂(Li)是电池“能量核心”,全球低空设备用锂占比从2020年的3%升至2025年的12%;镍(Ni)是提升容量的关键——NCM811电池含镍80%,较传统NCM523翻倍;钴(Co)虽面临“去钴化”,但在高倍率放电场景(如无人机起飞)仍不可替代,可提升瞬时功率输出。
挑战与破局:低空经济的金属新变局​
尽管前景广阔,低空经济的金属产业链仍面临三大挑战:
技术瓶颈​:镁合金、钛合金的加工精度与成本需进一步突破;
​标准缺失​:低空设备对材料疲劳性、抗腐蚀性的测试标准尚未统一;
​供应链波动​:锂、镍等小金属受全球资源分布影响,价格波动风险高。
但挑战中藏着机遇:
宝武镁业建成全球首条“镁锂合金”规模化产线,产品已用于国内首架载人eVTOL;
宁德时代推出“低空电池”专用型号,能量密度达320Wh/kg(较普通电池提升30%);
中国铝业研发“低空专用铝合金”,耐温性从150℃提升至250℃,适配高速飞行器需求。
​结语:低空经济的“金属未来”​​
当第一架“空中出租车”掠过城市天际线,当无人机将急救药品精准投递至山区,低空经济已从概念变为现实。在这场“空中革命”中,金属材料的每一次突破——铝合金的轻量化、镁合金的减重极限、钛合金的性能跨越——都在重新定义“空中可能”的边界。
对普通人而言,这场革命的终极受益或许是:当“空中通勤”“无人机速递”融入生活,那些藏在金属里的科技密码,终将转化为更便捷、更高效的生活方式。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低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