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助涨价格,行业迎来盈利拐点
A股新能源板块正以“王者归来”的姿态,重新成为市场焦点。板块正迎来从“估值修复”向“价值重估”的深刻转变,其引领下一阶段行情的态势已然明朗。全球能源革命叠加中国制造业优势,正推动这条赛道成为新质生产力最确定的注脚。9 月 15 日,A 股新能源板块迎来历史性狂欢,储能、光伏设备指数涨幅居前,宁德时代盘中涨超 14% 创历史新高,带动整个产业链集体沸腾。这场大涨的背后,是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重磅施策,明确治理光伏、锂电池领域低价乱象,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政策“反内卷”定调,标志着行业从粗放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盈利修复预期彻底点燃市场情绪。
技术突破+全球需求,双引擎驱动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亿纬锂能全固态电池下线,先导智能攻克量产工艺,商业化进程超预期。光伏技术迭代同样迅猛,BC电池、钙钛矿、晶硅叠层技术成为差异化竞争核心。需求端更呈爆发态势: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超40%;海外市场同步放量,国产厂商上半年海外订单突破160GWh。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光伏装机需求持续高增。
资金涌入估值洼地,板块重构配置逻辑
经历长期深度调整后,新能源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凸显。市场资金正从AI、算力等高位赛道切换,涌向基本面回暖的新能源方向。政策兜底叠加技术突破,形成“戴维斯双击”效应。
隐形冠军:关键金属材料链全面受益
产业链行情向纵深发展,上游金属材料迎来结构性机遇:
锂、钴、镍:作为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核心,高能量密度技术迭代推动需求阶梯式增长;
稀土永磁:新能源汽车电机“心脏”,高性能钕铁硼成为能效提升关键;
光伏银浆:BC与叠层技术升级推动银浆耗量提升,N型电池更催生高强度需求;
锑:光伏玻璃澄清剂不可替代原料,装机放量直接拉动消费;
铜箔、铝箔:电池集流体向超薄化、高强度演进,技术壁垒驱动集中度提升。
趋势前瞻
政策“纠偏”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新能源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升级。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龙头企业及上游关键材料供应商,将成为此轮价值重估的最大赢家。全球绿色转型加速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