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长江现货1#钴均价达2700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跳涨2000元,创年内新高。这一价格波动背后,是新能源革命与资源供应博弈的激烈碰撞——全球钴供需格局正经历深刻重构,推动价格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成为钴需求核心引擎。据行业报告,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3500万辆,三元锂电池对钴的需求同比增长18%,带动钴酸锂正极材料产量激增。储能领域同步发力,国内大规模储能项目密集落地,海外政策推动下储能电池需求翻倍,进一步拉升钴消费量。消费电子领域,AI手机、折叠屏等高端机型备货增加,推动钴酸锂需求同比增长34.2%,3C产业链对钴的依赖度持续强化。
供应端:刚果(金)作为全球钴供应核心,其政策动向直接左右市场格局。2025年2月,刚果宣布暂停钴出口4个月并延期至9月22日,导致全球钴供应减少6.7万吨,电解钴库存降至3000吨低位。国内方面,7月钴原料进口量同比暴跌72.6%,冶炼企业被迫采取"保盐减金属"策略,电钴产量同比下降56.5%。华泰证券研报指出,2025-2027年全球钴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2026年短缺幅度或达1.7万吨,价格中枢有望突破35万元/吨。
政策方面:中国将钴列为战略矿产,政策加码推动产业链升级。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海外资源投资与回收技术研发,华友钴业、腾远钴业等企业加速布局刚果、印尼等资源富集区。刚果(金)若实施出口配额制,将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
资本市场上,钴企利润弹性超预期,库存升值与计价系数上涨形成双重增益,推动行业估值重塑。
尽管钴价长期趋势向上,但需警惕短期风险。刚果政局动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可能冲击供应链稳定性。技术替代方面,高镍低钴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推广部分缓解压力,但完全替代仍需5-10年。投资者应关注龙头企业技术突破与资源控制能力,如华友钴业湿法冶金技术提升回收率,格林美布局千亿级回收市场,构建资源-技术-市场一体化优势。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