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金价周二强势突破3759美元/盎司,刷新历史纪录时,全球黄金市场正上演着一场“冰火两重天”的戏剧:一边是投资者疯狂涌入ETF推高金价,另一边却是珠宝商柜台前门庭冷落——周大福、老凤祥足金首饰报1098元/克,周生生更达1100元/克,高价直接“劝退”传统消费主力,全球金饰需求第二季度暴跌14%至341吨,创五年新低。
这场“黄金狂飙”的底层逻辑,是美联储政策转向与地缘风险的“双核驱动”。美联储鸽派信号持续释放,降息预期压低美元指数,叠加俄乌、中东局势升级,黄金作为“终极避险资产”的吸引力被推至顶峰。市场甚至押注2026年底美国短期利率降至3%以下,进一步强化黄金的“零息资产”优势。而央行购金潮与投资需求的“结构性崛起”,更成为金价坚挺的压舱石——WGC数据显示,2024年金条投资需求增长10%,而金币购买量虽降31%,但实货ETF资金流入汹涌,凸显机构与散户对黄金的长期信心。
但“冰火交织”的市场结构更值得深究。珠宝需求萎缩与投资需求爆发的分化,折射出黄金市场的“功能性转移”:从传统的装饰属性转向金融属性。高价对中印等消费大国的抑制尤为显著——两国市场份额五年内第三次跌破50%,Metals Focus预测2025年黄金饰品需求将再降16%。而零售市场“降条增币”的怪象,则暴露出投资者对高流动性的偏好:金条因易变现受青睐,金币因溢价高遭冷遇,这一趋势或重塑黄金零售市场的产品格局。
技术面看,金价突破3700美元后,短期支撑位上移至3725美元,3700美元整数关口成关键防线。若跌破,可能触发回调至3685美元;向上则需突破3759美元历史高位,打开新一轮上行空间。尽管RSI指标显示超买,但市场更愿将回调视为“上车机会”——毕竟,在美联储政策、地缘冲突与央行购金的三重支撑下,黄金的长期上涨逻辑依然稳固。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黄金市场正经历从“消费驱动”向“投资驱动”的深刻转型。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把握“避险+政策”的双重主线:既需警惕高金价对消费端的持续压制,更要捕捉央行购金、ETF流入等结构性机会。而对于普通消费者,黄金的“保值”属性远大于“装饰”属性,在波动加剧的市场中,理性投资比追涨杀跌更为重要。
这场由政策、地缘与市场情绪共同推动的黄金狂飙,或许只是“黄金时代”的序章。当避险需求与政策红利共振,当投资属性超越消费属性,黄金正以新的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