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48小时:特朗普“关税核弹”引爆暴跌
10月12日伦敦金属周前夕,铜市还沉浸在逼近历史高位的狂热中,谁知特朗普一句“11月1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的社交媒体宣言,瞬间让铜价上演“高台跳水”——LME期铜单日暴跌5%,沪期铜主力2511合约更是从9日的收盘价86910元/吨高位直坠至85120元/吨,跌幅2.06%,成交量激增7.9万手至291422手,持仓却减少1.4万手指201831手,多头“跑路”痕迹明显。这场由政治风险驱动的暴跌,让伦敦交易员们自嘲:“2025年炒铜像极了交易加密货币,波动比心跳还刺激!”
硬核支撑:矿难频发+降息潮筑牢底部
但铜价并非“只跌不涨”。刚果金Kamoa-Kakula矿因地震引发洪水、智利Codelco矿难停产、印尼Grasberg矿泥石流停工——三大矿难叠加,直接导致全球铜供应收紧,摩根士丹利预测2026年前将出现59万吨供应缺口,为2004年以来最大。更关键的是,国内铜精矿加工费长期徘徊在-40美元低位,海外矿端供应中断担忧持续发酵,矿紧矛盾已成“明牌”。
美联储降息预期同样为铜价托底。10月美联储降息25基点概率高达97.8%,12月再降50基点概率超96%,货币宽松环境推动资金流入铜等另类资产。高盛虽预计2026/2027年铜价维持1-1.1万美元区间,但长期乐观逻辑不变——中国新能源需求(1-8月新能源车占全球68%)、电网升级、数据中心建设等需求持续释放,铜作为“电气化金属”的战略地位无可替代。
市场“冰火两重天”:现货挺价与库存累库博弈
现货市场呈现“价跌量升”的矛盾景象。长江现货1#铜价报85180元/吨,虽跌1590元,但升水却扩大至140-180元,持货商挺价意愿强烈;上海、广东地区铜价同步下跌,但下游逢跌采购活跃,市场热度不减。然而,国内电解铜社会库存已达18.1万吨,较节前增加1.31万吨至五个多月高位,延续累库势头,传统领域如空调9月排产下滑的压力仍存,旺季不旺的隐忧浮现。
后市剧本:短期震荡中期看涨,逢跌布局正当时
分析师普遍认为,铜价短期受贸易政策扰动或维持震荡,但中长期上行趋势未改。高盛指出,若铜价突破1.1万美元,中国买家可能减少采购;LME价差收窄或导致美国库存回流;数据中心需求可能被高估——这三个因素或限制涨幅,但无法扭转供需紧缺的大势。
今日(10月13日)外盘行情表现偏强:伦敦亚市盘面反弹走强,最高价触及10688美元/吨,最低价触及10480美元/吨,截至北京时间16:52分最新报价10582美元/吨,上涨208美元/吨,涨幅2.01%,突破10,500美元整数关口。因为受益于市场对全球贸易关系缓和的预期。特朗普在威胁加征100%关税后改口称局势会好转,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降温的预期升温;加之美国政府持续停摆及市场高度押注美联储10月降息超90%,使美元的上行空间受限。内盘展望:沪铜或跟随外盘反弹,预计明日(10月14日)国内沪期铜支撑位:82,600-84,500元/吨区间(对应伦铜10,300-10,400美元);目标位:86,750-87,550元/吨(对应伦铜10,600-10,700美元)。
对于投资者,策略清晰:若因贸易政策生变出现急跌,下游企业可适度点价补库,投资者亦可逢低买入持有。毕竟,在能源转型与科技革命的浪潮中,铜早已从“工业金属”蜕变为“战略资产”。正如伦敦交易员所言:“铜价波动虽大,但底部越来越硬——矿紧+降息+需求增长,这波上涨,才刚刚开始!”
风险提示
政策不确定性:美国众议院或于本周通过临时拨款法案,政府停摆若结束或引发美元反弹;
需求验证:节后下游补库持续性存疑,市场调研公开数据显示线缆企业开工率仅43.44%;
套利压力:LME与SHFE铜库存比升至1.28,进口窗口持续关闭或抑制跟涨动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对当前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ccmn.c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