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聚焦:
全球镍市正被库存“淹没”!最新数据显示, 2025年10月16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最新数据显示,镍注册库存单日激增3588吨,总库存升至250,344吨,持续徘徊于数年高位。与此同时,截止10月10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镍库存同步增长,周度总存量报33119吨,较前一日周增加3604吨,全球显性库存压力有增无减,一场由“库存堆积”引发的供需失衡正在压垮市场。
印尼主导的供应激增与全球性过剩
印尼的绝对主导地位:印尼镍产量占全球60%以上,2025年湿法中间品(MHP)、高冰镍新增产能集中释放,低成本红土镍矿加工技术成熟,推动供应持续过剩。印尼利用其丰富的红土镍矿资源,通过RKEF(回转窑-电炉) 工艺大量生产镍铁(NPI) 和镍锍,并大力发展高压酸浸(HPAL) 项目生产混合氢氧化镍钴(MHP),成为全球最大的镍供应国。其产量和出口政策直接左右全球市场。尽管印尼政府通过采矿配额、出口税等政策调控,但湿法项目对低品位矿依赖度高,产能弹性大,供应收缩有限。
需求端“双引擎”熄火
不锈钢需求疲软:占镍消费68%的不锈钢领域增速仅2%-3%,中国房地产低迷拖累传统需求,海外家电市场未见强劲复苏。
新能源增量不及预期:磷酸铁锂电池(LFP)成本优势碾压三元电池,全球电动车镍需求增速仅5.6%,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期。
海外硫化镍减产 “抵不住” 增量: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等传统硫化镍产区因镍价低迷持续减产,但印尼火法(镍铁、高冰镍)与湿法产能的增量完全覆盖缺口,全球纯镍供应过剩趋势未改。
库存 “积压式” 累库:LME 镍库存从 2024 年 10 月的约 133284 吨,攀升至 2025 年 10 月的 250344吨;上期所镍库存也从约 28905吨增至 33119 吨,显性库存积压直接压制价格上行空间。
产业链的结构性分化:二级镍 vs 一级镍
这是理解当前镍市非常关键的一点。传统的“镍”概念正在被细分:
二级镍(Class II Nickel):主要指镍铁(NPI)、FeNi( ferro nickel)、MHP 等。主要用于不锈钢生产。目前供应过剩最严重的就是这一领域,价格压力最大。
一级镍(Class I Nickel):主要指电解镍板、镍豆等纯镍产品。传统上用于电镀、合金和电池领域。
热点现象:由于印尼生产的二级镍产品大量过剩,这些产品正在通过技术手段(如转产高冰镍)替代一部分一级镍的需求,特别是在电池领域。这导致一级镍的传统消费领域被侵蚀,即便在电池需求增长的情况下,一级镍也未能独善其身,同样面临过剩压力。LME镍价(代表一级镍)与现货市场的镍铁价格(代表二级镍)走势出现分化。
价格持续承压与“成本支撑”的讨论
长期低位运行:在供应过剩的背景下,镍价(尤其是用于不锈钢的二级镍产品如镍铁)长期在低位徘徊,远低于2022年的历史高点。回顾过去一年,镍市场经历了一场典型的“熊市”洗礼。从2024年10月到2025年同期,国内外镍价同步显著下挫:据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长江现货市场1#镍价从2024年13.3万元/吨跌至2025年12.27万元/吨,跌幅超8%;伦镍也从2024年1.7万美元/吨回落至2025年1.52万美元/吨。这一趋势清晰地勾勒出市场在“供应过剩”主导下的承压格局。
趋势展望:熊市难言底,等待 “供需再平衡” 拐点
短期来看,供应过剩与成本支撑的博弈仍将持续,镍价或在 12 - 14 万元 / 吨区间震荡;中长期需关注两大核心变量:
印尼供应收缩预期:若 2026 年印尼镍矿出口政策(如开采配额、出口税)收紧,供应收缩超预期,价格或迎来修复;
新能源需求修复:若新能源汽车销量重回高增长,或三元电池技术路线出现变化(带动镍需求回升),过剩格局有望改善。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