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战略“灰金”硒:新能源与大健康双轮驱动的隐形冠军!

战略“灰金”硒:新能源与大健康双轮驱动的隐形冠军!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在元素周期表的角落里,硒(Se)这种暗灰色的半金属正悄然崛起。它既不是黄金那样的贵金属,也非铜、铝等大宗商品,但凭借独特的光电特性与生物活性,硒正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扮演“关键配角”,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

在元素周期表的角落里,硒(Se)这种暗灰色的半金属正悄然崛起。它既不是黄金那样的贵金属,也非、铝等大宗商品,但凭借独特的光电特性与生物活性,硒正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扮演“关键配角”,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

【概念重塑:从工业添加剂到战略材料】
硒是地壳中稀散的伴生元素,常存在于铜、铅、锌的冶炼副产物中。它兼具金属导电性和非金属光敏性,这种“双重性格”使其应用场景极具延展性。过去十年间,硒已从玻璃脱色剂、橡胶硫化剂等传统角色,转型为光伏薄膜、固态电池、抗癌药物的核心功能材料。

【热点聚焦:三大赛道引爆需求】
​光伏革命2.0​: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凭借柔性、轻质及弱光发电优势,在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车载光伏领域快速渗透。实验室转换效率已突破24%,成本较晶硅电池下降空间显著。
固态电池破局​:硫硒(S-Se)正极材料将锂电池能量密度推升至500Wh/kg以上,同时解决硫的膨胀难题,丰田、宁德时代等巨头均已布局相关专利。

【供需博弈:资源瓶颈与高附加值突围】
全球硒年产量约3000吨,中国以45%份额主导供应端,但环保限产与铜矿品位下降使增量受限。需求侧则出现“冰火两重天”:玻璃、冶金等传统领域用量萎缩,而光伏巨头对5N(99.999%)高纯硒的采购价已较工业级硒溢价300%。产业链中游的提纯技术成为利润关键点,韩国、德国企业垄断了半导体级硒化合物市场。

【未来展望:技术红利VS资源焦虑】
短期看,CIGS产线扩张将推动硒需求年增8%-10%,但资源回收(如废弃光伏板中硒提取)技术尚未规模化。中长期则需关注两大变量:一是基因编辑育种能否实现农作物“自产硒元素”,降低富硒农产品成本;二是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竞争中,硫硒体系能否抗衡氧化物电解质方案。

​结语​:硒的突围揭示出新材料产业的共性规律——元素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储量多寡,而在于技术迭代赋予的应用想象力。当“灰色粉末”串联起碳中和与人类健康两大超级赛道,其产业爆发逻辑已不言而喻。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