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情:

——11月17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6620元/吨,跌580元;升水为130元/吨,跌20元;A00铝锭报21630元/吨,跌280元;贴水报20元;0#锌报22380元/吨,跌110元;1#锌报22280元/吨,跌110元;1#铅锭报17450元/吨,跌150元;1#镍报118850元/吨,跌1150元;1#锡报290250元/吨,跌3000元;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货币政策预期频繁波动的复杂背景下,有色金属市场宛如一叶在惊涛骇浪中飘摇的扁舟,近期更是受到美联储鹰派信号的猛烈冲击,整体行情呈现出明显的承压下行态势。本文将聚焦铜、铝、锌三大核心有色金属品种,同时兼顾铅、锡、镍,深入剖析其当前市场态势,并对后市走向进行专业展望。
宏观层面:鹰派信号引发市场恐慌
美联储官员近期释放的鹰派信号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金融市场引发了强烈震荡。施密德直言对通胀的担忧已深入经济体的价格传导机制,并暗示12月可能再次反对降息;洛根也强调距离2%的通胀目标仍有漫长道路。这一系列言论使得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从周初的超60%骤降至不足46%,市场情绪瞬间从乐观转向恐慌。风险资产遭受重创,资金纷纷流向避险资产,美元指数强势上扬,进一步压制了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价格。尽管国内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等经济数据表现出稳健增长态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市场的悲观情绪,但难以扭转整体形势。
一、铜:供应扰动难掩需求疲软,价格下行压力凸显
基本面:供应扰动与需求疲软博弈
在供应端,刚果铜矿发生严重事故,约30人死亡,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对矿端供应紧张的担忧。然而,国内现货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市场活跃度一般,价格缺乏单边驱动因素。随着淡季氛围的逐渐浓厚,下游需求呈现出疲软态势。更为市场担忧的是,人工智能领域可能存在的泡沫破裂风险,使得市场对未来铜的需求前景感到黯淡。综合来看,尽管供应端受到一定扰动,但需求疲软的态势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叠加美国股市低迷、降息预期减弱等因素的影响,预计今日现铜价格将继续下跌。
二、铝:需求欠佳库存累积,价格承压震荡下行
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弱化以及投资者对人工智能概念股高估值的顾虑,成为影响铝价的关键宏观因素。通胀持续处于高位,使得12月降息的概率从一周前的67%骤降至不足50%。施密德重申对通胀的担忧,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悲观预期,导致市场交易员情绪低迷,有色金属板块整体承压,铝价也难以独善其身。尽管国内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相关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市场的悲观情绪,但难以改变铝价下行的整体趋势。
基本面:需求与库存双重压力
从基本面来看,国内实货需求表现欠佳,铸锭量有所增加,现货消费市场畏高情绪浓厚,下游企业仅按需采购,市场成交清淡。10月原铝产量同比微增,但在高铝价的压力下,库存出现小幅累积。11月14日当周,上期所铝库存增加,这对铝价形成了明显的压制作用。在需求疲软和库存累积的双重压力下,今日铝价跌幅大概率较大。
三、锌:多空因素交织,下跌走势或延续
在美国经济数据公布前夕,交易员们普遍持谨慎态度,美股表现惨淡,隔周伦锌收跌。美联储官员持续释放的鹰派信号进一步冲击了市场环境,导致风险偏好急剧下降。LME有色金属市场全线走低,多头资金纷纷撤离,金属板块弥漫着浓厚的悲观氛围。尽管国内经济数据显示总体稳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部分悲观情绪,但难以改变锌价下行的整体趋势。
基本面:库存累积成主要压力
在基本面方面,CZSPT发布了2026年一季度末前进口锌精矿采购美元加工费指导价区间,略高于当前主流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锌价形成了一定的支撑。然而,受房地产行业低迷、现货采购需求乏力等因素的影响,锌库存再度累积。11月14日当周,上期所锌库存增加,对锌价形成了明显的下行压力。尽管锌锭产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跌幅,但综合来看,今日现货锌价仍将呈现下跌走势。
四、铅:供应缓复与需求疲软交织,价格震荡趋弱
供应端:复产与原料紧缺并存
部分原生铅冶炼厂及再生铅企业陆续复产,供应端有恢复迹象。不过,铅精矿加工费持续走低且处于低位,废电瓶供应紧张,严重制约供应端扩张弹性。虽进口窗口开启或有远期补充,但全球铅锭库存整体低位,为铅价提供一定底部支撑。
需求端:旺季需求难振,亮点缺失
传统消费旺季受高铅价抑制,下游采购谨慎,市场散单成交冷清。内需方面,电动自行车蓄电池需求波动大,难形成稳定支撑;外需受海外贸易政策拖累走弱,当前缺乏有效提振需求的亮点领域。短期宏观面主导市场,基本面支撑有限,铅价震荡走弱。
五、锡:供应紧张与需求分化,回调压力增大
美元强势上扬普遍压制大宗商品价格,美股走弱影响市场风险偏好。锡价高企抑制下游需求,价格传导受阻,叠加年终季节性淡季,终端消费疲软,市场“有价无市”,空方占优引发价格回调。
供应端:全球供应压力凸显
全球锡原料供应压力较大。缅甸复产滞后,富矿开采难,产量以贫矿为主;印尼打击非法采矿与走私,精炼锡出口量锐减,加剧市场供应担忧。国内冶炼因原料紧缺,企业低负荷运行或延长检修,精锡产量下滑,加工费低位抑制生产积极性。虽进口利润回升或有补充,但整体供应偏紧格局未变。
需求端:新兴与传统需求分化
新兴产业增长强劲,为高端锡需求提供动力,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对锡需求持续增加。但传统消费电子和家电领域低迷,拖累整体需求。不过,下游需求在价格回调时有刚性采购需求。长期看,全球锡需求在绿色转型与智能化趋势推动下,有望稳健增长。
短期宏观面情绪转弱,锡市抛压大,看跌情绪浓,预计锡价震荡下探。
六、镍:供应过剩与需求分化,弱势震荡持续
供应端:过剩压力不断累积
上游原料供应宽松,印尼矿区恢复生产并增产,补充市场供应,国内港口镍矿库存累积,进口量同比增长。中游精炼镍供应压力巨大,国内产量在新增产能推动下维持高位,显性库存持续攀升。LME镍库存突破25.2万吨,国内社会库存逼近年内高点,高库存持续压制镍价。
需求端:传统与新兴需求分化
不锈钢领域消费疲软,受房地产等行业低迷影响,进入传统淡季,钢厂生产积极性受限,对镍铁需求减弱。新能源路径需求有支撑也有隐忧,新能源汽车旺季对硫酸镍需求有一定支撑,但购置税政策调整预期或影响未来消费动能,磷酸铁锂电池对三元电池份额的挤压,给硫酸镍需求带来结构性挑战。
宏观面多空交织,供应过剩、库存高位及需求淡季共同作用下,短期镍价下行压力大,预计偏弱运行。
七、后市展望
短期:美联储政策主导,价格承压
综合来看,短期内,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走向仍将是影响有色金属市场的重要因素。如果鹰派态度持续,市场风险偏好将难以提升,有色金属价格将继续承压。同时,国内经济虽然总体保持稳健,但部分行业需求疲软,难以对有色金属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长期:新兴需求与政策利好带来机遇
然而,从长期视角审视,随着全球绿色转型与智能化趋势的加速推进,新兴产业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例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的发展将带动铜、铝、锡等金属的需求上升;AI服务器的普及也将为锡等金属创造新的需求增长点。此外,各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可能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也将为有色金属市场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尽管短期内有色金属市场面临较大压力,但长期来看,仍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潜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