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铝市上演“逆势上涨”剧本——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现货市场A00铝锭均价21027.06元/吨,较9月均价20767.27飙升1.30%,一举站上近两年高位。这轮上涨并非“单边狂奔”,而是宏观政策、供应扰动、需求韧性三重力量交织的产物,更折射出全球铝产业链的深层变局。
价格与库存:高位运行的“双螺旋”
10月铝价突破2.1万大关的同时,社会库存上演“逆市去化”:主流地区库存降至60.5万吨,较月初减少2.9万吨,完全消化了国庆假期的累库压力。这一现象打破“高库存压制价格”的传统逻辑——铝价高位并未抑制需求,反而因供应端收紧与成本支撑形成“量减价增”的特殊平衡。氧化铝价格高位回落虽缓解成本压力,但吨铝利润仍处相对高位,为铝厂维持生产提供“安全垫”。
宏观驱动:降息周期中的“鹰派阴影”与贸易缓和
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但鲍威尔“鹰派发言”浇灭12月降息预期,美元指数短暂反弹。然而,中美元首会晤释放积极信号:美方暂停实施出口管制新规,中方同步暂停反制措施,贸易紧张局势缓和为铝价注入“风险偏好”支撑。这种宏观环境下的“政策错位”——美联储降息与鹰派表态并存,反而强化了市场对铝作为“避险资产”的配置需求。
供应端:海外扰动与国内韧性
海外供应端频现“黑天鹅”:世纪铝业冰岛冶炼厂因设备故障减产三分之二,直接削减全球铝供应;力拓澳大利亚Tomago铝厂因高昂电价考虑停运,进一步加剧海外供应收缩预期。反观国内,尽管铝价高位抑制部分下游采购,但新能源车、新能源线缆等领域需求韧性凸显——9月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57.8%,铝杆加工费维持550元/吨高位,印证“绿色需求”的刚性支撑。
需求端:旺季延续与结构分化
十月本是传统消费旺季尾声,但铝市需求展现“淡季不淡”特征。新能源车轻量化需求持续放量,光伏组件出口增长带动铝边框需求,而传统建筑领域虽受地产低迷拖累,但工业铝材、包装铝箔等细分领域保持增长。这种需求结构分化——高端制造领域“增量”对冲传统领域“减量”,构成铝价强支撑的核心逻辑。
后市展望:供需边际与政策博弈的“平衡术”
高盛等机构上调铝价预期,看好中国设备升级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长期需求潜力。但短期风险不容忽视:海外供应扰动若持续,或推高全球铝价;国内电解铝产能天花板下,西南地区枯水期限电、北方环保限产或加剧区域性供应紧张。此外,需警惕宏观情绪反复——若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进一步降温,或引发铝价短期回调。
结语:铝市的“新常态”与投资逻辑
十月铝价“破关”并非偶然,而是全球铝产业链在“双碳”转型、地缘博弈、政策刺激下的必然映射。对投资者而言,需把握“供需双紧”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逻辑:既关注海外供应收缩带来的阶段性机会,也需警惕国内需求结构性分化下的风险。在铝的世界里,每一次价格波动都是供需、政策、情绪的“三重奏”,而读懂这些音符,方能捕捉真正的投资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