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价飞升,背后是“刚需”的胜利!
是什么让一种灰色粉末,比黄金更令人趋之若鹜?答案藏在其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里。当钨粉价格突破天际,它映射出的不仅是市场的狂热,更是光伏、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的饥渴需求!从光伏钨丝到半导体靶材,新兴产业的爆发性需求,正让这种小众金属站上C位,价格飙升只是其价值重估的开始。
本周(2025年11月10日至14日),据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长江综合市场钨粉价格呈现稳健上行走势,均价从周一的72.5万元/吨逐步攀升至周五的74.5万元/吨,全周累计上涨4500元。价格在2.5万元/吨的区间内持续向上波动,反映出市场买气活跃,上涨动能较为充沛。
钨价坚挺,供应链遭遇“刚性约束+多元需求”双重挤压
钨市格局生变!供应端在政策严控下弹性尽失,而需求端正被光伏钨丝、半导体、军工等新兴领域重新定义,传统与新兴需求共振,推动市场进入强势周期。
整体产业链现状总结
上游钨矿及精矿市场
供应端持续承压,国内对钨矿开采实施严格的总量管控,本年首批开采指标进一步收紧,主要产区配额均有不同程度下调,部分中小型矿企运营负荷处于较低水平。与此同时,出口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钨制品的外流规模,而国际市场上新增供应能力有限,难以快速弥补国内资源供应的缺口。
在供应趋紧的背景下,钨精矿价格延续强势运行态势。主流品位的黑钨与白钨精矿价格均稳步上行,周内延续涨势,累计较年初已有显著提升。现货资源偏紧支撑了持货商的挺价心态,市场价格维持高位整理格局。
中游钨粉及APT市场
钨粉价格近期涨势较为明显,呈现日度上调的走势,周度涨幅较为突出。市场情绪偏多,供应商报价积极上探,但下游对高价资源的接受程度有限,实际成交多集中于刚性需求,整体放量不大。仲钨酸铵(APT)作为关键中间产品,供应同样偏紧,价格随之跟涨。散单资源流通量有限,导致买卖双方议价过程较为胶着。值得关注的是,海外市场APT价格也同步走强,与国内行情形成联动,反映出全球范围内中间产品供应的紧张局面。
下游应用市场
传统应用领域如机械加工、矿山开采等对硬质合金的需求保持稳定,为钨材料消费提供了基本盘支撑。新兴领域则成为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光伏行业对高性能钨丝的需求快速放量,渗透率显著提升;此外,在固态电池、高端电子散热、半导体等前沿科技领域,对高纯度钨材及钨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为钨消费注入新的增长动能。军工领域的需求具备较强刚性,在国防投入稳步增长的背景下,相关特种装备对钨基合金的订单持续释放,部分企业产能排期已延续至后续年份,显示出该领域需求的可持续性。
产业链整体运行特点
当前钨产业链整体呈现“供应受限、需求多元”的格局。上游资源开采受政策与自然条件约束,供应弹性不足;中游产品在成本推动和资源偏紧作用下价格持续走强。下游需求结构正由传统领域主导,逐步转向传统与战略新兴领域共同驱动的模式,形成多极增长态势,共同支撑钨市场强势运行。市场参与者在高价位环境下心态分化,谨慎观望与刚性采购并存,整体成交以少量多次为主。
国内国际龙头企业
厦门钨业:不只是矿业公司,更是横跨“矿山-光伏钨丝”的全产业链霸主,是新能源赛道真正的“隐形冠军”。
中钨高新:硬质合金领域的“国家队”,依托国内最大钨资源,硬质合金产能全球领先,是高端制造与国防安全的基石。
瑞典山特维克(Sandvik)
瑞典山特维克,全球硬质合金领域的“行业天花板”。其对钨粉纯度与一致性的极致苛求,已成为评判全球高端钨粉质量的“隐形标准”,直接牵引着上游材料的升级方向。
后市展望
下周全球市场步入关键“数据周”与“峰会季”的十字路口。从美国通胀、GDP到G20与气候大会,一系列重磅事件将密集释放经济与政策信号,为年末市场预期提供关键风向标。短期钨粉延续上涨可能性较大,市场沉浸在钨粉价格突破前高的狂欢中,但仍需警惕风险暗中酝酿,需警惕供应突发恢复与需求意外“退潮”可能引发的价格变盘。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