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对六大金属早盘行情点评:
期货行情:

——11月6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5960元/吨,涨440元;升水为150元/吨,涨20元;A00铝锭报21360元/吨,涨60元;贴水报20元;0#锌报22490元/吨,跌20元;1#锌报22390元/吨,跌20元;1#铅锭报17425元/吨,跌25元;1#镍报120800元/吨,跌250元;1#锡报283000元/吨,涨1500元;
宏观风云:美国“闹剧”与全球资本的避险狂潮
近期,美国政府停摆这场“闹剧”已持续 36 天,一举刷新 1879 年以来的最长纪录,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全球金融市场激起层层涟漪。特朗普怒吼着要废除“阻挠议事”,共和党却集体缄默,最高法院罕见火速开庭审理“全面关税”合法性,大法官们集体质疑总统权力是否膨胀,这一系列事件让美国政治局势愈发扑朔迷离。
美国 10 月的经济数据更是给市场添了一把火。ADP 小非农新增就业 4.2 万个,远超市场预期的 2.8 万个;10 月 ISM 非制造业 PMI 飙升至 52.4,创下今年 2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数据公布后,市场瞬间“鹰”声四起,美联储降息概率从上周的 95%骤跌至 62%,周三一度低至 58%。美元指数盘中冲高至 100.36,创 5 月 29 日以来新高;10 年期美债收益率暴涨 1.86%,收盘达 4.16%,创 10 月 7 日以来最高。这一系列变化,让全球资本纷纷涌入避险资产,大宗商品市场则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国内制造业活动持续收缩,犹如给有色金属市场泼了一盆冷水,暗示终端需求复苏乏力,难以对金属价格形成有效提振。在这样复杂的宏观环境下,有色金属市场仿佛置身于风暴中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铜:供应扰动与需求淡季的“拉锯战”——铜价“傲立”如松
供应端:海外减产预期与国内供紧支撑
在供应端,智利 Codelco 周二下调 2025 年产量预期,由 134 - 137 万吨下调至 131 - 134 万吨。最近部分海外矿企也纷纷下调产销预估,市场对于矿紧的担忧情绪持续升温,不断为铜价提供下方支撑。市场数据显示,10 月电解铜产量降幅有限,但国内铜精矿现货加工费依旧徘徊在 -40 美元附近,这清晰地反映出供紧格局并未改变,对铜价依然有着坚实的支撑作用。
需求端:高价与淡季的双重考验
需求端的情况则不容乐观。此前铜价高企,且需求正在向淡季过渡,截至周初,国内精铜社会库存继续累积,这暗示着下游面对高价时采购意愿有限。不过,近日铜价出现高位回调,现货升水略有转暖,叠加昨日(周三)沪铜减仓下行至相对低位,现货逢低点价接货促成交,且社库维持低位。
综合来看,短期预计铜价将维持高位区间震荡姿态,今日价格或以涨势为主。
铝:环保限产与低库存的“博弈场”
供应端:内外扰动与环保限产的双重影响
近期铝的供应端可谓“内忧外患”。国外市场,受宏观因素影响,伦铝承压续跌;国内市场,虽然整体需求韧性较强,但目前处在淡旺季交替阶段,预计需求跟进力度不足。更为棘手的是,环保限产对下游加工企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据悉,2025 年 11 月 4 日,为应对重污染天气,洛阳、郑州、巩义等地已先后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分析表示,该轮联防联控措施预计将造成下游铝加工端部分企业再次开启环保限产,具体减少产量将视具体管控程度确定。
需求端:高价抑制与刚需支撑的微妙平衡
高铝价对终端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库存去化受阻。不过,低库存仍是关键支撑因素,现货贴水持续收窄,持货商挺价信心较强,市场刚需交易保持活跃。预计今日铝价将偏强上行,但在环保限产和需求淡季的双重影响下,铝价上涨空间或受限。
锌:宏观压制与供需博弈的“平衡木”
宏观层面:资金流动性隐忧与“鹰派”声音的压制
宏观层面,美国政府停摆引发市场对资金流动性的隐忧,同时美国经济数据强劲导致市场“鹰派”声音再起,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急剧下降。叠加近期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的强势表现,锌市空头压力显著增大,对锌价反弹形成压制。不过,周三美股市场全线反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锌价的下跌幅度。
供需基本面:进口影响与海外减产的“双重奏”
基本面方面,尽管进口锌矿的流入以及冶炼利润的改善驱动国内前 10 个月精炼锌产量明显增长,但自三季度末以来,受沪伦比下行的影响,进口锌矿冶炼利润转为负值,炼厂优先采购国产矿,同时北方炼厂加大冬季储备力度,导致锌矿供给阶段性趋紧,拖累了精炼锌产量的释放节奏。现货加工费的下降为内盘锌价在低位反弹提供了支撑。
从整体来看,锌矿周期性供给宽松的趋势正逐步显现,但矿端增产到冶炼环节放量的传导过程因海外炼厂减产而有所延缓。国内锌市实际成交改善幅度有限,贴水格局持续,下游企业采购意愿不强。不过,库存端累积速度较前期略有放缓,反映出市场刚需成交仍有一定支撑。综合以上因素,预计锌价承压窄幅下行。
铅:供需紧平衡下的“震荡之舞”
供需格局:供应受限与需求分化的“交织曲”
当前铅市呈现“供应受限、需求分化、低库存支撑”的紧平衡格局。供应端,原生铅生产稳中有增,但再生铅受废电瓶原料紧张制约显著,整体供应释放有限。需求侧则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冬储阶段需求回暖及储能电池订单旺盛形成支撑,而传统起动电池和电动自行车消费持续疲软。
价格走势:短期震荡下的“谨慎前行”
尽管社会库存持续下降支撑价格,但高铅价抑制下游采购意愿,市场交投清淡。短期来看,宏观面情绪谨慎及铅供需端博弈,大概率维持区间震荡,盘面承压小幅调整。
锡:供应刚性与需求分化的“博弈战场”
供需矛盾:供应紧张与需求分化的“激烈碰撞”
当前锡市核心矛盾在于“供应刚性”与“需求分化”的激烈博弈。供应端,缅甸佤邦复产不及预期、印尼出口持续下滑,导致全球矿源供应紧张,加工费持续低位徘徊,直接制约精炼锡产量,国内外库存同步去化至低位,为价格构筑坚实底部。需求端呈现“冰火两重天”:AI 服务器、新能源等新兴领域需求强劲,成为核心增长引擎;但传统消费电子等领域复苏缓慢,难以形成规模增量。
价格展望:供应支撑与需求制约下的“微妙平衡”
整体来看,供应趋紧与新兴需求增长形成核心支撑,但短期锡价受宏观面谨慎情绪主导与传统需求疲软可能压制上行空间,锡价反弹承压,预计涨势受限。
镍: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困境”
供需现状:供应激增与需求疲软的“激烈碰撞”
当前全球镍市场正陷入“供应激增”与“需求疲软”的激烈碰撞。供应端,印尼化身“镍引擎”,产量持续飙升,推动全球精炼镍供应快速增长,LME 库存已突破 25.3 万吨、创近五年新高,清晰地展现出镍产业过剩局面。需求端,传统领域不锈钢“旺季不旺”,房地产低迷拖累采购;新兴领域新能源电池中,磷酸铁锂路线持续碾压三元电池,大幅削弱镍的需求想象空间。
价格走势:高库存弱需求下的“艰难挣扎”
短期受高库存及弱需求双重压制,镍价上行空间有限。但印尼政策扰动与原料成本支撑形成底部托力,预计镍价短期下跌幅度或受限。
后市展望:风雨之后能否见彩虹?
综合来看,有色金属市场在宏观与供需的双重影响下,正经历着一场艰难的“蜕变”。短期内,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仍将是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美国政府的政策走向、全球经济复苏的节奏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都将对有色金属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从供需层面来看,各金属的供需格局各有不同,但整体都面临着供应调整和需求变化的挑战。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新兴领域对有色金属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但传统领域的需求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同时,供应端的调整也将对市场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矿企的产能扩张、冶炼企业的生产决策以及环保政策的实施,都将改变市场的供需平衡。
免责声明:本文分析基于公开市场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