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储能需求爆发的强劲引领下,锂电行业迎来显著复苏,2025年三季报业绩表现尤为亮眼,营收与利润同比均实现回暖,且第三季度单季增幅更超市场预期。与此同时,锂电核心材料价格呈现强势反弹态势,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行业整体展现出“量利齐升+技术突破”的双重向好格局。
	三季报数据印证行业复苏韧性。据统计,截至10月30日16时,申万行业分类下电池行业已有89家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报。整体来看,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合计达7796亿元,同比增长13.50%;归母净利润合计68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2.86%,盈利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显示行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若聚焦第三季度单季表现,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进一步攀升至55.41%,环比亦实现稳步增长,凸显需求端回暖对行业业绩的强力拉动作用。
	材料端现结构性机会 六氟磷酸锂反弹领跑
	在锂电行业整体复苏的背景下,核心材料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其中六氟磷酸锂价格表现“一枝独秀”。数据显示,该材料价格从2025年年内低点反弹至今,累计涨幅已达113%,成为锂电池四大主要材料中反弹力度最强的品种。业内分析指出,六氟磷酸锂价格强势反弹主要得益于供需关系的持续改善:一方面,下游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需求增长;另一方面,部分中小企业前期因成本压力减产,行业供给端出现阶段性收缩,推动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其他材料虽未呈现同等幅度的反弹,但也逐步走出底部区间。正极材料方面,磷酸铁锂正极受储能需求拉动,订单量环比增长20%以上;负极材料头部企业开工率维持在80%左右,较二季度提升15个百分点;电解液与隔膜企业则通过技术升级优化产品结构,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有效对冲了部分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技术突破频现
	在传统锂电产业复苏的同时,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高歌猛进,近期行业内技术突破、产能建设、设备交付等利好消息不断。国内头部企业宁德时代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性能取得关键突破,离子电导率达到10^-3 S/cm级别,已满足商业化应用基本要求,相关生产线进入中试阶段。
	产能布局方面,多家企业加速落子固态电池领域。比亚迪计划投资200亿元建设年产20GWh固态电池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国轩高科则与日本松下达成技术合作,共同研发全固态电池核心材料,同时在合肥启动首个固态电池中试工厂建设。设备端同样迎来机遇,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等企业已完成固态电池极片制备、封装等关键设备的研发,并向多家电池企业交付首批样机,为产业化落地提供设备支撑。
	业内人士表示,全球储能需求的爆发为锂电行业提供了短期增长动力,而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突破则打开了长期成长空间。随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锂电行业有望在需求复苏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