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钨粉?
钨粉,被誉为“工业牙齿”的战略金属粉末,凭借3410℃的极致熔点和超高密度,成为高端制造与科技突破不可或缺的基石材料。从切割光伏硅片的“隐形冠军”钨丝金刚线,到支撑5nm芯片良率突破的高纯钨靶材;从冷却AI芯片的散热先锋,到捍卫国家安全的战略重器,钨粉正从传统工业领域,强势突进至半导体、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等核心赛道,成为多重科技爆点的“破局关键”。
价格走势趋势
近期钨粉价格单日涨幅显著,截止11月11日钨粉价格最新收报730000元/吨,较前一日价格上涨5000元,表明市场供需紧张格局未缓解,价格呈强势上涨趋势。宏观面,最新消息美国史上最长政府停摆虽将结束,市场却迎来美联储降息路径的“内部分歧”,美元弱势震荡助推有色金属普涨。受资金面高热度追捧近期钨粉价格持续上涨,部分持货商因成本支撑和价格上涨预期,继续保持惜售挺价态度,希望进一步推高价格。
钨粉供应端现状:政策收紧与库存见底共振,供给弹性消失
供应侧正经历“硬约束”下的结构性收缩。政策层面,2025年全国首批钨精矿开采指标同比缩减,湖北、安徽等地指标归零,直接导致中小矿企开工率不足四成,原生矿产供应进入“刚性收缩周期”。库存层面,社会钨粉库存仅能维持约15天周转,APT冶炼环节库存远低于安全线,贸易商惜售情绪蔓延,流通货源持续收紧。全球流通层面,2025年我国对仲钨酸铵等关键钨制品实施出口管制,1-7月出口量骤降超三成,而海外矿业资本开支不足,新增产能有限,难以有效补位,全球供应链韧性正面临严峻考验。
钨粉需求端现状:新能源、AI、军工三驾马车拉动需求结构性跃升
需求侧呈现“爆发式、多极化”增长特征。下一代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钨酸锂需求增幅维持高位,成为新的需求引擎。高端制造与AI硬件需求呈现“超摩尔定律”增长,AI服务器钨基散热材料需求激增,5nm以下芯片制造所需的高纯钨靶材市场规模突破14亿元,成为技术迭代的“隐形推手”。军工需求保持刚性增长,全球防务战略升级带动钨基合金订单排期至2026年,进一步放大战略资源的稀缺性。
产业链现状如何?
上游:供应刚性收紧,成本支撑坚挺
国内钨矿供应进入紧缩周期,2025年首批开采指标同比下滑,主产区配额显著收缩,中小矿企开工率低位徘徊,市场流通资源持续偏紧。社会库存与冶炼厂库存双双低于安全线,惜售情绪普遍,叠加开采成本抬升,共同推高原料端价格基础。
中游:价格高位运行,产能释放承压
钨粉价格较年初实现翻倍以上涨幅。尽管成本推动型涨价持续,但高价对下游接受度形成压制,市场交投趋于谨慎。同时,原料保障不足与环保约束加剧,进一步限制中游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
下游:需求结构分化,价格传导不畅
新能源、AI、军工等领域需求旺盛,光伏钨丝、固态电池、高端散热材料等新兴方向增长显著,成为钨需求的核心拉动力。然而,下游企业对成本敏感度高,涨价传导存在滞后,多数通过工艺优化与结构升级消化成本压力,一定程度抑制价格传导效率。
国内国际龙头企业
厦门钨业:不只是矿业公司,更是横跨“矿山-光伏钨丝”的全产业链霸主,是新能源赛道真正的“隐形冠军”。
中钨高新:硬质合金领域的“国家队”,依托国内最大钨资源,硬质合金产能全球领先,是高端制造与国防安全的基石。
瑞典山特维克(Sandvik)
瑞典山特维克,全球硬质合金领域的“行业天花板”。其对钨粉纯度与一致性的极致苛求,已成为评判全球高端钨粉质量的“隐形标准”,直接牵引着上游材料的升级方向。
钨粉后市前景如何?
当光伏切割、AI散热、军工科技三大黄金赛道的需求,同时注入一种金属,它的前景已不言而喻。钨粉,正站在时代需求的交汇点上,短期波动难掩其长期上行的确定性趋势。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