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标志着上海市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该工作方案旨在通过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创新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绿色转型。
新型储能技术被认为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保障能源电力安全和自主可控的重要基础装备和关键支撑技术。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推进,新型储能的市场应用规模在稳步扩大,对能源转型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上海市凭借其在新能源和储能领域的领先企业以及高新企业专业研发设计优势,积极抢抓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根据工作方案,上海市将分阶段实现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6年,上海市将建立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产业链,打造2个新型储能产业园,并培育10家以上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优质企业。力争应用规模达到80万千瓦以上,储能削峰初见成效,带动产业规模接近千亿级。而到2030年,上海市将引育结合,形成千亿级规模的领军企业,力争应用规模超过200万千瓦,实现尖峰负荷全削减,带动产业规模再翻番。
为实现上述目标,上海市将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首先,加强新型储能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新型产业体系、新型交通体系、重点区域发展的多方协同。其次,建设多元开放的示范应用场景,包括科学布局独立储能电站、加快创建车网互动(V2G)示范应用城市、灵活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适度超前布局氢基能源以及推进特色示范场景建设等。
在技术创新方面,上海市将打造引领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高地,支持全过程安全技术开发,加强新型储能高效集成技术开发,探索新型储能调节能力技术,并布局前瞻性储能关键技术。同时,上海市还将布局均衡协调的产业发展格局,提升电池储能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推动多种储能装备和材料规模化发展,并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技术服务产业。
此外,上海市还计划通过多项措施细化储能项目管理流程,创新多种收益方式,提高项目方投资积极性。例如,给予独立储能电站以及能源聚合商相应市场主体地位,使其参与到电力市场交易,并明确独立储能电站及相关聚合商的交易组织方式,在计量与结算时充分考虑各种补偿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发展不仅着眼于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还注重应用场景的拓展和示范项目的落地。例如,在智慧园区中,储能系统可以收集太阳能、风能等多余的电力,并在主要用电时间供应到电网,稳定电网并提供备用电力。在商业综合体中,通过安装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和储能设备,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在停车场等地设置充电桩,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此外,上海市还将积极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在轨道交通、5G基站、家庭储能、海岛微电网以及应急储能电源等领域的应用。这些应用场景的拓展将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并为上海市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总体来看,上海市发布的新型储能发展蓝图不仅明确了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实施,上海市的新型储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
本报道中的信息均来源于《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及相关公开资料,旨在提供行业热点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读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判断,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