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固态电池产业化竞速白热化:奔驰“三线并进”押注硫化物,中日欧技术路线暗战升级​​

​​固态电池产业化竞速白热化:奔驰“三线并进”押注硫化物,中日欧技术路线暗战升级​​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奔驰与美国Factorial Energy联合开发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Solstice™)已进入工程验证阶段,能量密度达​​450Wh/kg​​,较现有三元锂电池提升50%。该电池采用​​锂金属负极+硫化物电解质​​方案,支持18分钟快充(15%-90% SOC),并计划于2026年启动量产线建设。

一、奔驰“双核驱动”战略:Factorial+辉能科技构建技术护城河​​

​​1、硫化物路线突破:Solstice™电池量产倒计时​​

奔驰与美国Factorial Energy联合开发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Solstice™)已进入工程验证阶段,能量密度达​​450Wh/kg​​,较现有三元锂电池提升50%。该电池采用​​锂金属负极+硫化物电解质​​方案,支持18分钟快充(15%-90% SOC),并计划于2026年启动量产线建设。

•技术亮点​​:通过纳米级固态电解质涂层技术,将锂枝晶抑制效率提升至90%,循环寿命突破​​1000次​​(行业平均约500次)。

​​•量产挑战​​:硫化物电解质对空气敏感,需在干燥房(露点≤-40℃)生产,设备投资成本较氧化物路线高40%。

​​2、多元化技术布局:辉能科技硫化物专利池赋能​​

奔驰2022年战略投资辉能科技(持股12.5%),获得其硫化物电解质核心专利授权。双方合作开发的​​“金钟罩”电池​​采用复合电解质结构,能量密度达​​400Wh/kg​​,计划2027年搭载于EQ系列高端车型。

​​二、全球技术路线分化:硫化物VS氧化物VS聚合物​​

​​欧洲阵营:硫化物主导,车企深度绑定初创企业​​

​​宝马+Solid Power​​:硫化物全固态电池(390-440Wh/kg)已装车i7测试,但界面阻抗问题导致功率密度仅800W/kg(液态电池为2500W/kg)。

​​大众+QuantumScape​​:氧化物陶瓷膜技术(QSE-5电池)通过针刺测试,但量产良率仅65%,成本高达180/kWh(液态电池120/kWh)。

​​中日阵营:氧化物与硫化物并行​​

​​宁德时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实验室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但中试线良率不足50%,计划2027年小批量装车。

​​清陶能源​​:氧化物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60Wh/kg)已搭载智己L6,成本较液态电池高20%,主打高端市场。

​​三、产业暗战:供应链本土化与专利壁垒成胜负手​​

​​关键材料争夺战​​

​​硫化物电解质​​:日本出光兴产垄断90%专利,奔驰通过投资美国Solid Power曲线破局。

​​锂金属负极​​:美国SES与奔驰签署10年供货协议,锁定2026-2030年锂金属产能。

​​制造工艺革命​​

​​干法电极技术​​:奔驰引入特斯拉专利,将电极制造能耗降低40%,但需改造现有产线,单线改造成本超$5000万。

​​固态电池专用设备​​:日本CKD推出全球首台固态电池叠片机,精度达±1μm,但价格是传统设备3倍。

​​四、商业化悖论:续航跃升背后的成本困局​​

1、成本结构拆解

组件 硫化物方案成本 氧化物方案成本 液态锂电池成本
正极材料 $80/kg $60/kg $40/kg
电解质 $120/kg $80/kg $20/kg
负极材料 $150/kg $100/kg $60/kg
​综合成本​ ​$350/kWh​ ​$240/kWh​ ​$120/kWh​

​​市场接受度悖论​​

当前固态电池成本是液态电池的2.5-3倍,若奔驰EQS固态版定价超$15万(较现款溢价40%),可能重蹈宝马iX3“高溢价遇冷”覆辙。

​​五、未来十年技术路线推演​​

​​2025-2027年:半固态过渡期​​

奔驰、蔚来等企业将主推​​硫化物半固态电池​​(液态电解质占比≤10%),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主打80万以上豪华市场。
​​2028-2030年:全固态爆发期​​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成本有望降至$150/kWh,搭载于30万级车型,续航突破1200公里,倒逼燃油车退出高端市场。

​​2030年后:材料体系重构​​

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或将颠覆现有技术路线,固态电池或成“中间态”解决方案。
​​结语​​

奔驰的“双线押注”折射出固态电池产业化困局——技术路线未定,但窗口期稍纵即逝。当行业陷入硫化物与氧化物的路线之争时,或许更需警惕​​“伪技术突破”陷阱​​:实验室数据与量产表现的天壤之别,可能让这场万亿级竞赛沦为资本泡沫。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需持续跟踪企业研发进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固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