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国内铜市场延续震荡上行态势。长江现货1#铜均价报7994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10元,沪铜主力合约2509盘中最高触及80140元/吨,截至收盘报79590元/吨,微跌0.08%。
供应端:矿山减产叠加原料紧张,冶炼厂承压
全球矿山扰动:智利Codelco旗下Chuquicamata铜矿因设备故障产能利用率降至85%,秘鲁Las Bambas铜矿因社区冲突暂停部分采区运营,预计影响全球铜精矿供应量。
国内冶炼困境:铜精矿TC价格持续处于-45美元/干吨低位,冶炼厂利润倒挂,部分中小型冶炼厂计划8月减产,或缓解供应过剩压力。
需求端:新能源领域成核心增量,传统需求疲软
电动汽车狂飙:单辆电动汽车用铜量达83kg,是传统汽车的4倍,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同比增长35%,直接拉动铜需求。
光伏风电爆发:中国“十四五”电网投资规划达2.9万亿元,年均拉动120万吨铜需求,光伏电站每GW装机需耗铜5000吨。
传统领域拖累:建筑用铜占比从2010年的30%降至2024年的22%,家电出口受海外库存调整影响,用铜量同比下降8%。
政策与资金:国际投机资金涌入,国内谨慎
宏观政策: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跌破92.3点,支撑以美元计价的铜价;但国内PMI连续两月处于荣枯线下方,压制内需预期。
资金面:COMEX铜非商业净多头持仓占比升至18.5%,创三个月新高;国内沪铜ETF持仓减少0.3吨至15.2吨,显示内资配置需求减弱。
龙头企业:业绩爆发与全球扩张并行
紫金矿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54%,矿产铜产量达57万吨,西藏巨龙铜矿二期将于年底投产,卡莫阿铜矿50万吨/年冶炼厂计划9月点火。
洛阳钼业:净利润同比增51.37%-67.98%,铜钴产品产销量增长,TFM混合矿扩产推动产量大增55%至65万吨。
江西铜业:依托全产业链布局,阴极铜产能达130万吨/年,通过长单协议锁定原料供应,抵御市场波动。
后市展望:短期震荡,长期供需缺口扩大
短期(1-3个月)
技术面:沪铜主力在79500元附近形成支撑,若跌破可能下探78800元;向上需突破80500元才能打开上行空间。
风险点:美联储7月非农数据超预期可能削弱降息预期;国内冶炼厂8月进入检修高峰,或缓解原料紧张但影响产量。
长期(6-12个月)
供需缺口:麦肯锡预测,到2031年全球铜需求和供应之间每年将出现超过600万吨缺口,电动汽车、绿色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将持续扩张。
政策导向:中国《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技术进步与再生铜利用,但短期冶炼环节仍面临TC价格低位与副产品(硫酸)价格波动的挑战。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