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日,长江现货 1# 锑均价报 175000 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骤降 4000 元。市场成交端呈现明显恐慌情绪:华东地区贸易商现货报价普遍下探至 17.4 万 - 17.6 万元 / 吨区间,部分中小贸易商为规避风险以低于市场价 500 元 / 吨的价格甩货,导致实际成交均价较报价再降 1.4%。
缅甸复产 + 进口激增,供应端压力全面释放
锑价下跌的核心动力来自供应端的超预期放量。作为中国锑精矿进口的核心来源,缅甸矿区自 5 月恢复运输以来,9 月进口量迎来集中释放,海关预估数据显示,9 月前三周缅甸锑精矿进口量已达 2800 吨,接近 8 月全月水平,环比增长 27%。叠加俄罗斯、秘鲁等国进口量同比激增,国内锑精矿市场从 “短缺” 转向 “宽松”,冶炼厂原料库存周期从 15 天延长至 25 天。
更关键的是,出口管制政策形成 “雪上加霜” 的效应。2024 年 9 月实施的锑制品出口许可制度导致 2025 年 8 月氧化锑出口量同比暴跌 63.5%,国内外价差虽仍高达 100%,但跨境套利通道被阻断,贸易商被迫转向内盘消化库存,加剧国内供应压力。
光伏需求不及预期,传统领域替代冲击显现
需求端的双重挤压进一步压制价格。光伏玻璃作为锑的核心增长极,9 月需求释放低于市场预期:隆基、通威等龙头企业加速推广低锑澄清剂配方,单瓦锑耗量较去年下降 30%,导致焦锑酸钠订单量同比下滑 12%。而传统需求领域更显疲软:溴基阻燃剂在 AI 算力芯片领域的替代率突破 40%,PVC 阻燃剂用锑量同比缩减 25%;铅酸电池含锑量从 5%-7% 降至 2% 以下,叠加锂电替代效应,传统铅锑合金需求基本停滞。
下游补库意愿低迷形成恶性循环。湖南黄金等龙头企业在近期调研中透露,下游材料厂库存维持在 30 天安全线以上,“随用随采” 成为主流策略,进一步削弱短期需求支撑。
库存高企 + 成本倒挂,市场恐慌情绪发酵
库存与成本的双重压力触发抛盘潮。数据显示,9 月锑锭库存量较去年同期增长 45%,部分贸易商为回笼资金启动 “亏本抛货”—— 当前现货价已低于中小冶炼厂 的成本线,加工费逼近盈亏平衡点,小厂惜售与大厂稳价的分化格局被打破,价格踩踏现象显现。
大宗商品市场整体走弱也产生拖累效应。9 月 22 日国内大宗商品指数(SH000979)下跌 0.53%,工业品板块普跌氛围下,资金加速撤离锑等小金属品种,进一步放大价格跌幅。
后市展望:短期探底与长期稀缺性的博弈
短期来看,供应过剩与需求淡季的叠加效应仍将主导行情,若缅甸进口量持续超预期,锑价可能下探 17 万元 / 吨支撑位。但需注意,湖南、广西主产区冶炼厂开工率已降至 40%,环保限产政策趋严或引发阶段性供应收缩,为价格提供底部支撑。
中长期而言,锑的稀缺性矛盾未改。全球锑储量仅 200 万吨,中国静态储采比仅 11 年,湖南锡矿山等主力矿区资源枯竭问题突出,而华钰矿业塔吉克斯坦项目爬产进度低于预期,短期难以弥补供应缺口。需求端,光伏装机量年均 6%-9% 的增长及锑基储能材料的技术突破,有望在 2026 年推动供需缺口扩大至 3.9 万吨,价格中枢或回升至 22 万元 / 吨以上。
机构提示,当前价格已接近行业成本底线,资源型龙头(如湖南黄金、华钰矿业)的长期配置价值逐步显现,但需警惕替代技术突破与出口政策调整带来的短期波动风险。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