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一、锂电行业迎“金九银十”旺季排产,全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攀升
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10月锂电行业进入传统“金九银十”生产旺季,整体排产环比增长3%~9%,同比大幅增长21%~50%。今年1至10月,从碳酸锂、电池到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全链条预排产累计同比预计增长27%~58%,增长势头强劲。其中,10月单月电池、负极材料及电解液排产同比增幅均超过40%,显示下游需求持续扩张,各环节厂商订单饱满。
受旺季需求拉动,主要锂电材料价格普遍上涨。本月电芯、电解液、正极材料价格呈现小幅上扬,碳酸锂与氢氧化锂月度涨幅达20%。仅磷酸铁锂材料因下游电芯厂供应链策略调整,价格出现小幅回调。
技术突破方面,行业迎来关键窗口期。自2025年下半年起,车规级全固态电池的中试线建设与设备订单显著增加,示范装车时间点明确指向2026至2027年。产业预期进一步上调,2027年全固态电池装车规模有望从千台级别提升至万台,并率先开启GWh级需求。同时,复合集流体已于第三季度进入量产前准备阶段,预计第四季度启动规模化量产,产业化进程明显加速。
业界分析指出,排产与技术的双重突破,标志着锂电产业在需求回暖与技术迭代的驱动下,正步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周期。
资讯二、国轩高科逆势投建80亿元电池基地,高负债下扩张路径引关注
在全球动力电池产能过剩、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仅36%的背景下,国轩高科近期宣布两项重大投资:拟在江苏南京、安徽芜湖分别投入40亿元建设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与新能源电池基地,总投资额达80亿元。此举被视为其在固态电池等新一代技术领域产能布局的关键一步。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国内投资是继2024年12月摩洛哥、斯洛伐克基地规划后,国轩高科在半年内的第三轮产能扩张,凸显其“逆周期投资”战略意图。然而,快速扩张也推高其财务压力。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总负债已达817.8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72.22%,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负债合计约275.77亿元。与2021年扩张前相比,总负债增长逾两倍。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国轩高科在产能过剩周期中坚持扩张,意在抢占下一代技术高地,但高负债与流动性压力亦为其规模化布局带来不确定性。如何平衡技术投入与财务健康,将成为其突围路径上的关键考验。
资讯三、商务部:电动汽车及电池产业成中国与北欧经贸合作新亮点
在9月29日商务部举行的“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欧洲司副司长王宇鹏表示,当前中国与北欧国家在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的合作正持续深化,已成为双边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
王宇鹏指出,北欧国家作为绿色转型先行者,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较高,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了重要机遇。目前,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中国品牌已成功进入瑞典、挪威等多国市场,获得消费者广泛认可。
与此同时,中国电池企业也加快在北欧布局。星源材质在瑞典设立欧洲总部,当升科技则将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落户芬兰,逐步构建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的本土化供应链体系。
王宇鹏强调,北欧地区正成为中国电动汽车与电池企业进入欧洲市场、开展产供链合作的重要枢纽。未来,中方将继续鼓励双方企业深化绿色低碳领域合作,共同推动经贸关系高质量发展。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