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稀土“国之重器”!花旗喊买北方稀土,板块狂掀涨停潮,外交部硬核澄清“巴美合作”传言

稀土“国之重器”!花旗喊买北方稀土,板块狂掀涨停潮,外交部硬核澄清“巴美合作”传言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10月9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手甩出“王炸”:对含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物项、技术及设备纳入管控,覆盖从矿山开采到磁材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新规首次明确:​​任何使用中国稀土原料(价值占比≥0.1%)的境外产品出口,均需中国许可​​。这记“精准调控”直指稀土的军民两用属性——既完善了出口管理体系,又保障了合规贸易。业内解读:这是中国在全球战略资源领域的管理理念升级,推动供应链向精细化、规范化跃进。

“稀土不是普通商品,是国之重器!”——这句在资本市场疯传的“金句”,恰逢其时地概括了当下稀土产业的“高光时刻”。

政策铁幕落下:中国稀土管控进入“全链条时代”​​

10月9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手甩出“王炸”:对含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物项、技术及设备纳入管控,覆盖从矿山开采到磁材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新规首次明确:​​任何使用中国稀土原料(价值占比≥0.1%)的境外产品出口,均需中国许可​​。这记“精准调控”直指稀土的军民两用属性——既完善了出口管理体系,又保障了合规贸易。业内解读:这是中国在全球战略资源领域的管理理念升级,推动供应链向精细化、规范化跃进。

而政策深意旨在:1)、​​技术封锁​​:稀土二次回收、磁材制造等关键技术首次被管制,切断海外“逆向工程”路径;2)、资源绑定​​:含中国稀土的境外物项出口受限,倒逼美欧重建本土供应链;3)、定价权争夺​​:中国稀土出口量占全球70%,新规使国际买家被迫接受中国主导的贸易规则。

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

政策春风刚吹,A股立刻“炸场”!10月13日,稀土永磁板块上演“涨停狂潮”:银河磁体20cm封板创历史新高,中国稀土、北方稀土双双涨停,成交额分别飙至63.66亿、207.8亿。更惊人的是,板块内十余股集体涨停,九菱科技暴涨超25%,金力永磁、中科磁业等多股涨超10%。花旗“神助攻”——首予北方稀土“买入”评级,目标价72元;中国稀土虽得“中性”评级,但目标价61.6元仍显估值潜力。

“稀缺性重估”背后的深层逻辑

为何稀土突然“香饽饽”?花旗报告揭开三大推手:一是中重稀土(镝、铽)的“硬稀缺”属性获市场重新定价;二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产业对高端稀土材料的需求“持续燃烧”;三是稀土在国防工业中的“不可替代性”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价值。军工板块的联动涨停,更印证了战略材料供应安全对高端制造业的“生死攸关”。

全球博弈:中国稀土如何改写世界规则?

​​供应端​​:中国控制全球69%稀土开采、92%冶炼分离产能,新规使海外扩产难度倍增;需求端​​:新星板块异军突起,对稀土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新能源车方面,每辆需3-5kg钕铁硼,2025年全球需求超7万吨;人形机器人单台需2-3.5kg磁材,以及低空飞行器拉动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或达2000亿元。地缘博弈,美国加速本土稀土链建设(如MP Materials),但冶炼技术落后中国10年。

产业暗战:北方稀土VS中国稀土的“双雄格局”​​

​​北方稀土(600111)​​:轻稀土霸主,政策最大受益者

1、​​资源垄断​​:包钢集团独家供应白云鄂博矿(全球最大轻稀土矿),2025年配额占比69.9%;

​​2、产业链闭环​​:从稀土精矿到磁性材料全链条布局,吨成本比同行低15%;

​​3、业绩爆发​​:前三季度净利润15.1-15.7亿元,同比增272%-287%,毛利率回升至25%。

​​中国稀土(000831)​​:重稀土孤军,风险与机遇并存

​​1、战略价值​​:中重稀土储量占国内60%,但业务集中度高,缅甸矿断供致存货跌价计提;

2、​​估值争议​​:当前PE 134倍,机构认为已透支未来2年成长性,给予“中性”评级。

外交部硬核澄清“巴美传言”

针对“巴基斯坦用中国技术向美出口稀土”的传闻,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霸气回应:中巴是“铁杆兄弟”,双方在重大问题上“密切沟通”。巴方强调与美交往“绝不损害中方利益”,所谓“赠送稀土样品”实为巴宝石原矿。林剑直言:“相关报道要么不了解实情,要么是挑拨离间。”中国出口新规与巴基斯坦“零关联”,纯属依法完善出口管制的正当之举,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履行国际义务。

未来“黄金赛道”如何演绎?

花旗断言:稀土产业正处于上升周期早中期。短期看,供应紧张叠加地缘风险,价格“硬挺”;中期随产能释放,价格区间或上移但趋稳。北方稀土凭借资源地位、配额能力与全产业链布局,成机构“心头好”;中国稀土虽规模较小、重稀土业务风险高,但估值上行空间仍存。

在这场全球战略资源“价值重估”的大戏中,稀土已从“工业味精”升级为“国家战略武器”。对于投资者,这不仅是短期交易机会,更是长期战略配置的“必选赛道”——毕竟,在能源转型与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谁掌握了稀土,谁就掌握了未来产业的“生命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需谨慎,ccmn.c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