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5 日,长江有色金属网中长江现货市场钼铁 FeMo60 报价 211000 元 / 吨,单日暴跌 5000 元。这种被称为 “工业维生素” 的合金材料,80% 用于钢铁冶炼,从 316L 不锈钢到新能源汽车高强度底盘、核电耐高温管道,其价格波动正成为全球制造业升级的 “体温计”。此次暴跌背后,是关税政策、供需错配与资本博弈的三重压力。
一、关税风暴下的全球供需重构
1. 出口关税 “双刃剑” 加剧国内压力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钼铁生产国(占比 45%),2025 年 1 月起对高纯度钼精矿(品位≥57%)加征 15% 出口关税,试图抑制资源外流。但此举导致蒙古、智利等国低价钼精矿通过保税区转口激增,1-3 月国内冶炼厂进口成本反升 8%,而出口钼铁量同比降 12%,加剧国内供应过剩 —— 山西、江苏主产区库存增加,占全国 60%;
2. 美国 “钢铁关税” 传导效应显现
美国对进口钢铁维持 25% 关税,2025 年 Q1 中国对美不锈钢出口量同比降 18%,直接拖累 300 系不锈钢用钼需求。某山东钢厂透露:“美国客户转向土耳其、印度采购,我们 316L 不锈钢减产 15%,钼铁月用量减少 200 吨。”
二、需求端:传统承压与新兴 “冰火两重天”
1. 传统钢铁:从 “普钢收缩” 到 “特钢突围”
地产用钢崩塌:房地产投资同比降 12%,螺纹钢、线材等普通钢材钼铁需求锐减,但风电、汽车高端用钢逆势增长 —— 海上风电 Q345E 钢材钼添加量增 10%,单 GW 装机拉动钼需求 1200 吨;新能源汽车底盘高强度钢(含钼 0.3%)渗透率达 45%,单辆电动车钼铁消耗超 1.8 公斤,2025 年 Q1 新能源车产量 305 万辆,理论需求增 38%,却因特斯拉、比亚迪排产下调,实际订单环比降 12%。
2. 战略新兴领域:从 “替代” 到 “刚需”
核电刚需爆发:华龙一号、CAP300 等三代核电项目加速,单机组钼合金管道用量超 500 吨,2025 年核电用钼需求预计增 25%,成为唯一不受关税影响的 “安全垫”。
半导体材料缺口:12 英寸晶圆制造的钼制溅射靶材需求激增,中芯国际、台积电扩产拉动高端钼铁年增 15%,但 80% 市场被日美企业垄断,国内仅 3 家企业具备认证,形成 “卡脖子” 级供需错配。
供应端,国内产能释放与国际增量的 “双向挤压”;国内新增产能集中投产,国际供应 “内忧外补”,冶炼厂利润空间持续压缩;
2. 环保政策加速洗牌
《钼行业准入条件》修订版落地,30% 中小冶炼厂因无法达标脱硫脱硝设备被淘汰,预计下半年供应收缩 5 万 - 8 万吨,形成 “短期过剩” 与 “长期短缺” 的撕裂格局。
结论:在 “关税墙” 与 “技术坎” 间寻找价值锚点
当前钼铁价处于 “产能过剩” 与 “高端短缺” 的撕裂期:短期受钢铁淡季、关税冲击压制,但若跌破 20 万元 / 吨,将触发 “矿山减产 + 政策收储” 双重底;中长期看,核电、半导体等高端领域需求年增 15%-25%,与低端钢用钼铁的红海形成鲜明分化。投资者可聚焦两大主线:具备核电级认证的龙头企业(如金钼股份),以及在半导体靶材领域突破技术壁垒的隐形冠军。这场钢铁 “维生素” 的价格战,本质是全球制造业升级期的价值重估 —— 当普通钢用钼铁陷入红海,核电级、半导体级高端钼合金正打开千亿级新市场;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做决策依据,仅供市场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