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2025年4月11日,长江综合金属镨均价报59.875万元/吨,连续两日下跌,累计跌幅达0.93%;氧化镨均价同步回落至45.6万元/吨,单日下跌2500元/吨,跌幅0.54%。轻稀土市场在关税战升级与需求替代的夹击下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二、核心驱动因素:政策博弈、成本压力与需求分化
关税战冲击全球供应链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升至84%,涉及铜、铝等大宗商品,稀土作为反制工具被市场重新定价。尽管中重稀土因出口管制政策(钐、钆、铽等7类产品受限)价格飙升,但轻稀土(以镨钕为代表)因海外订单回流导致国内供应过剩压力加剧。数据显示,当前国内氧化镨钕社会库存较年初增长12%,下游磁材企业采购意愿疲软。
北方稀土成本压力与业绩反差
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公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稀土精矿价格环比上涨1.11%至1.88万元/吨(REO=50%),推升氧化镨钕分离成本至42万元/吨以上。然而,一季度北方稀土净利润同比暴增716%-735%(达4.25亿-4.35亿元),主要依赖镨钕产品量价齐升与磁材业务占比提升至26.2%。这一业绩与镨价回调形成强烈反差,反映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如磁材业务延伸)对冲单一品种波动。
需求端“冰火两重天”
新能源与核能领域:特斯拉4680电池量产提速,单台Model Y永磁电机镨用量约0.8-1.2kg;中国稀土集团与中核集团合作的核级镨合金项目进入试生产,单台核电机组镨用量达5-8吨(预计2025年四季度量产)。
传统领域萎缩:家电、消费电子企业削减镨添加比例至1.5%(原2.8%),转向铈铁替代方案(成本降低35%),进一步压制镨需求。
三、龙头企业动向:技术突围与全球布局
北方稀土:全产业链优势对冲风险
依托白云鄂博矿(全球最大轻稀土矿)资源垄断,2025年镨钕氧化物产能将扩至8万吨/年,资源自给率超90%。
启动数字化转型,磁材业务能耗降低15%,高端磁材毛利率提升至22%,并启动商业收储以锁定氧化镨钕库存。
中国稀土集团:高端化转型绑定战略需求
-中核集团合作开发核级镨合金,切入第四代核电站控制棒市场,预计2025年四季度量产。
投资50亿元建设包头高纯镨钕金属基地,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供应链,锁定固态电池材料订单。
国际竞争格局重构
美国Mountain Pass矿对华出口量同比下降23%,但莱纳斯稀土马来西亚工厂扩产,2025年全球轻稀土供应或增5%。
澳大利亚战略材料公司(ASM)加速推进镨铁合金替代技术研发,试图削弱中国供应链主导地位。
四、未来一周价格预测:镨价或试探58.5万元支撑位
短期逻辑:
利多因素:北方稀土商业收储预期、风电装机季需求回暖、核能订单释放;
利空因素:关税战抑制出口、铈铁替代技术加速渗透、海外产能释放压力。
预测结论:
金属镨价格或延续弱势调整,未来一周核心波动区间58.5-60.5万元/吨;氧化镨受分离成本支撑,价格或企稳于44.5-46万元/吨。若政策端释放收储信号或新能源需求超预期,镨价存在阶段性反弹机会。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