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4月7日至11日长江地区1#镁现货报价呈现先抑后扬走势。7日报价17800-18800元/吨,均价18300元/吨;8日延续跌势至17600-18600元/吨,均价18100元/吨;9日加速下探至17300-18300元/吨,均价17800元/吨;10日企稳于17300-18300元/吨,均价持平;11日小幅反弹至17400-18400元/吨,均价17900元/吨。周内累计波动幅度达500元/吨,折射出市场供需矛盾与政策预期的深度博弈。
周内西北主产区产能收缩成为支撑镁价的关键因素。陕西府谷地区40%以上镁企进入检修周期,宁夏太阳镁业意外停产加剧供应紧张,叠加榆林地区环保督察"回头看"导致15家企业推迟复产,行业整体开工率降至40%基准线。生产端成本压力持续显现,据测算,当前吨镁生产成本已突破17000元,多数中小厂商处于盈亏平衡临界点,挺价意愿强烈。
需求端实质性改善信号尚未显现,贸易商前期囤积的低价库存持续流入市场,部分区域价差拉大至500元/吨,形成"低价抛货"与"挺价惜售"并存的混乱局面。此外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成为市场主要亮点,某头部车企镁合金部件订单同比增15%,带动车用镁需求增长。但传统领域表现疲软:铝加工企业因镁铝价差扩大,再生镁替代率提升至22%;钢铁脱硫需求受粗钢产量调控影响收缩;海绵钛行业维持刚性采购但增量有限。出口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印度市场询单量增长但压价严重,欧洲市场受欧盟碳关税(CBAM)影响,出口成本上涨,港口库存同步增加,中间环节蓄水池功能弱化。
环保政策与产业规划形成对冲效应。一方面,榆林地区环保督察导致产能恢复滞后,夏季用电高峰可能引发的限电政策加剧供应担忧;另一方面,工信部拟将单车用镁量纳入新能源积分考核,预计2025年镁合金在汽车领域渗透率将跃升至18%-20%。国际政策方面,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实施细则公布,以及刚果(金)钴政策评估进展,均对镁合金替代逻辑产生深远影响。
短期来看,镁价或维持16500-18500元宽幅震荡。若块煤价格继续上行叠加环保限产超预期,价格可能冲击18000元关口;若需求持续疲软,或下探17000元支撑位。
中长期需关注三大变量: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进程(、镁基储氢材料商业化进展、欧盟碳关税执行力度。建议生产企业实施动态库存管理,加工企业采用"基准价+浮动"定价对冲风险,重点关注4月下旬欧洲夏休备货周期启动带来的脉冲式行情。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市场变化存在不确定性,建议以实时行情为准。
长江有色金属网电话:0592-566883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