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情:

【早班车】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下多品种转跌,沪铜面临高位调整压力
宏观背景: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基准关税,并对部分贸易伙伴实施更高税率(如中国34%、欧盟20%),同时针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政策于4月3日生效。此举显著推升全球避险情绪,美股蒸发5万亿美元市值,有色金属板块整体承压,叠加国内清明节淡季效应,市场交投氛围偏空。
品种分析:
铜:
逻辑:关税升级加剧贸易战风险,沪铜主力合约跳水至7.87万元/吨附近。国内地产降幅收窄与需求回暖难抵外部压力,叠加铜矿供应紧张但终端需求疲软(金三银四旺季不及预期)、再生铜增产及库存去化暂停,供需矛盾突出。
预判:短期价格或延续回调,需关注国内基建政策落地进度。
铝:
逻辑:关税政策引发沪铝早盘跳水,但行业基本面相对稳健。银四消费韧性犹存(新能源车订单增长、开工率回升),社会库存持续去化对价格形成支撑,然外围情绪偏空限制反弹空间。
预判:预计日内震荡为主,区间18500-18800元/吨。
锌:
逻辑:伦锌收跌0.94%至2790美元/吨,国内TC及硫酸价格双升推动冶炼利润修复,但实货消费疲软(地产复苏不明、出口受关税打压)叠加下游补库意愿低迷,价格反弹承压。
预判:短期或续跌,需跟踪再生锌增产进度及基建需求兑现情况。
铅:
逻辑:再生铅受废电瓶短缺影响产量锐减,原生铅冶炼亦受限(云南/湖南炼厂检修),叠加消费淡季来临及部分铅厂减产,供需双弱格局下,宏观避险情绪主导跌幅。
预判:现铅价格或小幅下跌,关注再生铅成本传导效应。
锡:
逻辑:缅甸佤邦地震与刚果(金)矿区冲突加剧供应紧张,但电子消费疲软拖累需求,光伏及AI算力升级带来的长期焊料增量尚需验证,短期资金炒作降温主导价格回落。
预判:预计震荡下跌,支撑位19.5万美元/吨。
镍:
逻辑:印尼税收政策预期升温但尚未落地,菲律宾供应偏紧与纯镍过剩并存。不锈钢弱复苏叠加新能源领域分化(三元电池高镍化vs磷酸铁锂电池挤压),电积镍产能释放压制需求。
预判:短期区间震荡偏弱,关注印尼政策落地及不锈钢排产数据。
操作建议:
避险优先:短期以防御性策略为主,规避单边多头敞口。
结构性机会:可关注铝(消费韧性)、锡(供应收缩)的波段反弹机会,但需严格止损。
风险提示:需持续跟踪特朗普政策后续细节(如关税执行时间表)、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力度及清明假期后补库需求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