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聚焦: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近日考察阿联酋 Al Dhafra 太阳能电站 —— 这座由中国晶科能源参与建设的全球最大单体光伏项目(2.1 吉瓦装机容量,年减排 240 万吨),正在中东沙漠中重塑全球能源地缘格局。
一、中国 “光伏外交” 的战略突破
Al Dhafra 项目是中国新能源技术输出的典型案例。中国企业不仅提供光伏组件(占全球市场份额 80%),更深度参与 EPC 总承包、智能运维等全链条;
中东的 “平衡术” 与新机遇
技术多元化:尽管中国主导,阿联酋仍引入法国电力(EDF)、日本 JERA 等企业参与光伏项目,规避单一依赖风险。
规则制定权:阿联酋主导的 COP28 首次将 “太阳能成本下降” 写入决议,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翻三倍目标,争夺绿色转型话语权。
产业链本土化:沙特、阿曼等国要求中国企业在当地建厂(如晶科能源沙特 10 吉瓦项目),既降本又培育本土产业,加速中东从能源消费国向生产国转型。
结语:Al Dhafra 电站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标杆,更是中美在中东 “绿色博弈” 的缩影。中国凭借全产业链优势抢占先机。中东国家的 “平衡策略” 与全球能源转型的不可逆趋势,正在催生 “竞合共生” 的新范式 —— 技术竞争与标准互认并存,地缘博弈与产业合作交织。这场沙漠中的 “绿色竞赛”,或将改写 21 世纪的能源权力版图;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