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今日铜价小涨60元/吨!宏观与基本面交织下的多元格局与后市展望

今日铜价小涨60元/吨!宏观与基本面交织下的多元格局与后市展望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期货行情:

——11月12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7010元/吨,涨60元;升水为160元/吨,跌10元;A00铝锭报21670元/吨,涨50元;升水报0元;0#锌报22630元/吨,跌40元;1#锌报22530元/吨,跌40元;1#铅锭报17500元/吨,涨50元;1#镍报120850元/吨,跌800元;1#锡报292500元/吨,涨4250元;

近期,有色金属市场在宏观因素与基本面的双重影响下,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铜、铝、锌、铅、锡、镍等主要金属品种走势各异,背后既有全球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调整等宏观因素的推动,也受供应端变化、需求端动态等基本面因素的制约。本文将深入剖析各金属品种的市场现状,并对后市走势进行展望。

一、宏观因素:全球经济与货币政策的“指挥棒”

(一)美国政策与市场情绪的“过山车”

美国政府停摆危机的一波三折,成为近期影响有色金属市场情绪的重要因素。当地时间周一晚间,美国共和党主导的参议院通过临时拨款法案,结束了长达41天的史上最长政府停摆,这一消息曾短暂提振市场信心。然而,美国参议院在结束政府停摆的临时拨款法案最终表决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股市的涨跌分化,使得市场情绪犹如坐上“过山车”。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美联储理事米兰周二“放鸽”,建议12月降息50个基点,瞬间点燃市场降息预期,CME FedWatch工具显示12月降息概率从上周64%升至67%,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对金属市场需求前景形成一定修复。但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今年再次降息远不确定”,这种政策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得有色金属市场在宏观层面面临较大波动。

(二)中国政策:稳定经济的“定海神针”

中国方面,政策环境为有色金属市场提供了稳定支撑。中国央行周二表示将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这一政策导向有助于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构成间接利好。同时,中国宣布涉及私人资本投资的新政策措施,表明决策者已摒弃几年前对经济相当严格的限制性立场,转而采取更加支持性的政策,这也有助于稳定市场对有色金属需求的预期。

二、基本面分析:各金属品种的“个性舞台”

(一)铜:供应短缺与需求韧性的“博弈”

供应端,全球最大铜生产商智利铜业公司(Codelco)9月份铜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7.2%,供应短缺成为长期态势,这一消息对铜价形成有力支撑。需求端,人工智能与新能源车发展拓宽了铜的消费前景。今年1至10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3.1%和32.7%,10月份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0%。然而,现货市场疲软制约了铜价上行,下游采购倾向低价货源,导致现货升水有所下滑,成交反馈不佳,铜价上行压力仍在。

(二)铝:供需基本面与宏观情绪的“拉锯”

供应端,10月国内电解铝产量同比环比增加,但进入11月,预计冬季环保政策对部分企业生产带来限制,不过由于停槽后产量无法立即归零,整体波动预计有限。需求端,随着淡季氛围逐步加深,终端需求转弱,铝水比例料将下降。但新能源车保持较高增长,10月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超过汽车总销量的50%,提振了汽车用铝的消费信心,并且沪铝社库持续处在低位,对铝价构成支撑。整体看,当前铝供需基本面实际矛盾不突出,宏观情绪扰动大,叠加海外供给端脆弱性担忧,支撑铝价偏强运行。

(三)锌:供应受限与需求疲软的“夹击”

供应端,国内主流锌精矿加工费在2600 - 3000元/金属吨,进口锌精矿加工费高位回落,两位数报盘增多。近期冶炼企业冬储备货积极,原料需求旺盛,但进口比价持续低位难以有效补充,叠加北方季节因素致部分矿山减产,各地区加工费大幅下降,11月国内精炼锌产量预计下降。需求端,整体需求疲软、现货贴水持续,虽然10月新能源车销量出色提振镀锌消费预期,但难以扭转需求疲软的大势,锌价继续承压。

(四)铅:供应约束与需求新动能的“共舞”

供应端,原生铅与再生铅同步进入复产阶段,但原料端形成刚性制约。北方冬储激化铅精矿争夺,低加工费与矿源紧张持续压制产能释放。再生铅面临“产能充裕、废料难求”的矛盾,开工率提升与新增产能难以有效转化为产量。需求端,储能领域成为新增长极,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推动铅炭电池需求放量,传统需求方面,汽车与电动自行车电池表现平稳,配套需求稳健,替换市场温和复苏。国内社会库存处于低位,进口窗口关闭令外部补充缺失,显性库存对价格支撑明显,本交易日铅价或震荡上调。

(五)锡:资源约束与需求分化的“交织”

供应端,东南亚锡矿供应陷入“双紧”格局,缅甸佤邦受制于雨季与基础设施瓶颈,复产进度迟缓,印尼强化矿业监管,非法采矿整治持续收紧合规原料渠道。冶炼端承压明显,国内锡精矿加工费徘徊低谷,炼厂利润空间受创,原料库存持续低位运行,全球显性库存虽阶段性累积,但绝对水平仍处历史低位,供应体系弹性不足矛盾突出。需求端,AI算力爆发、先进封装升级与新能源汽车渗透,共同推动高端锡基材料需求进入高增长轨道,但消费电子、镀锡板等传统领域仍受制于终端需求低迷,订单整体偏弱,当前下游采购策略趋于谨慎,对高价锡锭的接受度有限。

(六)镍:供应宽松与需求分化的“困境”

供应端,印尼IUI新规为全球镍业投下“确定性变数”,长期产能扩张步入审慎周期,但短期湿法中间品产能持续释放,形成“远期收紧、即期宽松”的供应格局。区域性分化加剧,菲律宾雨季减产强化资源稀缺性,而国内精炼镍产量虽居高位,却受制于原料成本与利润空间收窄,增产动能边际减弱。需求端,传统不锈钢领域受地产链拖累,旺季不旺、库存高企,钢厂对原料采购维持低意愿策略。新兴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车三元电池高镍化趋势虽未逆转,但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替代效应持续挤压增量空间,硫酸镍消费仅靠年底备货带来阶段性回暖,整体增速不及预期。

三、后市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短期:宏观情绪主导,波动或加剧

短期内,宏观因素将继续主导有色金属市场走势。美国经济数据的发布、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国政策的落地效果,都将引发市场情绪的波动。例如,若美国后续经济数据进一步显示劳动力市场疲软,可能强化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推动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反之,若数据表现强劲,可能抑制降息预期,给金属价格带来压力。同时,地缘政治风险、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因素也可能随时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导致金属价格波动加剧。

(二)中期:供需基本面逐步凸显,分化或持续

中期来看,各金属品种的供需基本面将逐步凸显其对价格的影响。对于供应短缺且需求有增长潜力的品种,如铜,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以及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其价格有望得到支撑并逐步上行。而供应宽松、需求疲软的品种,如镍,在高库存压制下,价格可能继续承压。此外,不同金属品种之间的需求分化也将持续,新兴需求领域的增长将为相关金属品种带来机遇,而传统需求领域的疲软则可能限制部分金属价格的上涨空间。

(三)长期: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引领新方向

从长期来看,全球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将成为有色金属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新能源、人工智能、5G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铜、铝、锡等金属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绿色转型要求下的节能减排、环保标准提高等,也将促使有色金属行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个过程中,具备技术优势、资源储备和绿色生产能力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有望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综上所述,有色金属市场在宏观与基本面的交织影响下,短期波动或加剧,中期供需分化将持续,长期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将引领新方向。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变化、供需基本面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合理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把握有色金属市场的投资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ccmn.c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铜价 铝价 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