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情:

——11月25日长江现货价格动态:
1#铜价报86650元/吨,涨340元;升水为170元/吨,涨10元;A00铝锭报21440元/吨,涨80元;贴水报5元;0#锌报22390元/吨,涨10元;1#锌报22290元/吨,涨10元;1#铅锭报17150元/吨,跌75元;1#镍报118850元/吨,涨800元;1#锡报295500元/吨,涨1750元;
近期,有色金属市场在宏观政策与基本面的双重影响下,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格局。各金属品种价格走势分化,背后蕴含着不同的驱动因素与发展逻辑。深入剖析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把握市场动态,探寻潜在的投资机会。
宏观环境:宽松预期主导,地缘风险扰动
宏观层面,美联储内部“鸽声”渐浓,12月降息概率大幅飙升至81%,这一预期的转变成为影响有色金属市场的关键因素。降息意味着借贷成本降低,资金流动性增强,市场风险偏好随之提升,为有色金属价格反弹提供了有力支撑。以铜、铝、锌等金属为例,宽松预期推动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市场对商品需求的预期也得到改善。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局势再起波澜,俄乌冲突升级,基辅拉响防空警报,地缘风险升温推动油价反弹。油价的波动不仅影响能源成本,还通过通胀预期间接影响有色金属价格。此外,美国股市全线上涨,进一步提振了商品市场情绪,为有色金属价格上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然而,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尽管降息预期升温,但12月降息能否最终落地仍存在变数。地缘政治局势的发展也难以预测,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市场情绪波动,进而影响有色金属价格的稳定性。
铜:宏观驱动主导,基本面制约空间
铜市场在宏观宽松预期的推动下,价格出现反弹上涨。美联储官员的密集放鸽,尤其是“鹰王”沃勒的罕见转鸽,彻底点燃了市场降息预期,成为本轮铜价反弹的绝对主线。借贷成本降低有助于刺激商品需求,市场对铜的需求预期得到改善。
从基本面来看,印尼自由港公司因泥浆溃涌事故恢复工作仍在进行,其阴极铜和黄金产量计划低于最初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铜的供应预期。国内铜精矿现货加工费徘徊在低位,参与者等待Benchmark年终谈判结果,市场供应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电解铜库存下滑,下游逢低采购需求提升,现货维持升水局面,社会库存小幅去化,这些因素对铜价形成一定支撑。然而,10月精炼铜进口量下滑压制了铜价上行空间。
展望后市,宏观驱动趋于缓和,基本面矛盾不大,消费表现不强,尚未兑现矿山导致的非美去库。预计短期铜价重心将保持高位震荡,但涨势空间或受限。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变化和基本面供需关系的动态调整,谨慎把握投资节奏。
铝:供需支撑有力,价格偏强运行
铝市场在宏观宽松预期和供需基本面的共同作用下,价格偏强运行。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带动股市回暖,市场风险偏好升温,提振了铝价。与此同时,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平稳,预计年内产量难有明显提升,对铝价难构成明显压力。
需求方面,尽管终端淡季消费存在走弱预期,但上周铝价下行刺激了买需,需求并未出现大幅度减弱。现货成交保持按需采购,现货贴水逐步转升水阶段,周末社库继续去化。截至11月24日,中国主要市场电解铝库存为60.4万吨,较上周四减少0.9万吨,库存水平依旧处在偏低位置,对铝价形成一定支撑。此外,汽车市场维持强劲增长,对总体消费有托举作用。
综合来看,铝市场供需基本面支撑有力,宏观环境也较为有利。预计今日铝价或偏强上行,但投资者仍需关注宏观经济数据的变化和下游需求的实际表现,防范价格波动风险。
锌:供需矛盾待解,价格表现承压
锌市场在宏观宽松预期和供需基本面的双重影响下,价格走势面临一定压力。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有色金属价格大涨,但锌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限制了价格的上涨空间。
基本面方面,近期进口矿冶炼持续亏损,炼厂加大国产矿储备,锌矿供给阶段性趋紧,加工费走弱,这是近期锌价波动加剧的原因。受进口锌矿流入和冶炼利润好转驱动,国内前10个月精炼锌产出增幅显著。然而,11月国内北方部分地区以检修减量为主,下游谨慎压价,现货成交冷淡、持续贴水,库存小幅去化,支撑锌价高位运行。
总体来看,宏观面虽有阶段性回暖预期,但12月降息能否落地仍存较大变数,市场偏好氛围不稳。供减需弱格局下,锌供需平衡仍有过剩倾向,不过过剩预期的实现还需矿端向冶炼端进一步传导,产业链内部调整需时间。预计今日锌价或窄幅震荡,投资者应保持谨慎态度,关注供需关系的变化和宏观政策的调整。
铅:供应弹性不足,价格偏弱下调
铅市场在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共同作用下,价格呈现偏弱下调态势。供应端,原料紧缺成为主导因素,铅精矿供应持续紧张,加工费维持低位,严重制约冶炼环节开工率。虽然再生铅利润修复带动部分产能释放,但受废电瓶回收季节性下滑及环保等因素限制,整体供应增长有限。全球铅锭显性库存处于历史偏低水平,为价格提供了一定的底部支撑,但难以改变供应弹性不足的局面。
需求端,传统需求承压,电动自行车电池需求季节性转淡,同时高价对下游采购意愿形成抑制。出口市场因内外价差倒挂持续低迷。不过,储能电池需求保持稳健增长,汽车蓄电池替换需求随气温下降逐步回暖,成为消费端的主要支撑。
综合来看,短期内铅价基本面偏弱,预计铅价偏弱下调为主。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供应端原料供应情况的变化和需求端新兴领域的发展动态,寻找潜在的投资机会。
锡:供应趋紧支撑,价格走势坚挺
锡市场在供应趋紧和低库存的支撑下,价格走势坚挺。宏观面,美联储潜在的降息信号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弱,为锡价反弹提供了宏观支撑。国内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工信部等八部门推出的稳增长工作方案支持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发展,增强了市场对锡价未来的消费信心。
供应端,全球锡矿供应面临系统性压力。主要资源国如缅甸复产缓慢、印尼出口政策收紧,以及非洲季节性减产,共同加剧了矿石端的紧张局面。这一压力已有效传导至冶炼环节,导致国内精炼锡产量增长乏力。尽管海外库存出现小幅累积,但全球显性库存整体仍处于历史偏低区间,从基本面为锡价构筑了稳固支撑。
需求端,下游需求正经历结构性转变。传统领域表现疲软,但人工智能服务器、光伏焊带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锡消费的核心驱动力。这些领域不仅单机用锡量提升,其产业扩张也持续带来增量需求,有效对冲了传统领域的下滑,推动锡市整体需求进入温和复苏通道。
整体来看,锡在供应趋紧及低库存支撑下价格走势坚挺,今日锡价盘面走势保持偏强格局。投资者可关注供应端的变化和新兴领域的需求增长情况,把握投资机会。
镍:多空因素交织,价格偏强运行
镍市场在宏观面和基本面的多空因素交织下,价格呈现偏强运行态势。宏观面,海外美联储释放的降息信号缓解了部分压力,但地缘局势不确定性仍存;国内处于“宽松流动性”与“待巩固的经济数据”的平衡之中。
基本面方面,供应端整体维持宽松基调,压力主要来自高位库存与稳定产出。印尼镍资源供应充足,新增产能持续释放,海外部分企业的减产对全局影响有限。社会库存与交易所库存均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持续对价格形成压制。需求端,下游需求呈现结构性分化,整体复苏力度偏弱。不锈钢行业面临季节性淡季与高库存压力,对镍的需求拉动有限。新能源电池领域存在边际补库需求,但高镍三元与磷酸铁锂的技术路线博弈持续,制约了镍需求的整体增速。
整体来看,宏观层面为镍价提供了一定托底支撑,新能源需求边际改善也支撑镍价,但明确的上行驱动力仍显不足。短期预计今日镍价走势偏强运行为主,投资者应关注宏观政策变化和基本面供需关系的动态调整,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综上所述,有色金属市场在宏观与基本面的交织影响下,各品种价格走势分化明显。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变化、地缘政治局势以及基本面供需关系的动态调整,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长江有色金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