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盘行情:

综合判断:六大金属冲锋高位难度较大,区间震荡或成主旋律
综合六大金属的市场动态、宏观与基本面分析,目前各金属均面临着不同的利好与利空因素。铜虽有供应端紧张和新兴需求支撑,但美元反弹、国内股市下跌及淡季需求转弱等压力不容忽视;铝受宏观情绪主导,短期面临阻力位;锌虽受低库存支撑,但内外价差走扩空间有限;铅处于区间震荡,远月有上移预期;镍及不锈钢产业链过剩,价格弱势运行;锡供求两淡,难支高锡价。
因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六大金属想要再次冲锋高位难度较大,短期大概率维持区间震荡态势。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政策变化、供需格局调整等因素,谨慎操作,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在这场金属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唯有精准把握市场脉搏,才能在投资中稳健前行。本文将深入剖析六大金属的当前市场动态,探讨后市价格走势,判断其能否再次冲锋高位。
一、铜市多空拉锯战:矿端紧缺VS淡季需求,2025年金属牛市能否再续?
(一)市场动态
11月11日,沪期铜偏强震荡,主力月2512合约收盘价报86630元/吨,涨0.35%。亚盘时段,伦铜弱势震荡,跌0.34%,价格在10834.5美元/吨附近震荡。国内现货铜价格续涨,长江现货1#铜价报86950元/吨,涨340元。
(二)宏观与基本面分析
宏观层面,美国经济数据与政策博弈交织。11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低位,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将更鸽派,利好金属市场。同时,美国政府停摆结束提振美股,带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然而,市场仍关注美国后续经济数据,叠加美元反弹、国内三大股指全线下跌,商品市场情绪受挫,铜价冲高后承压。
基本面方面,供应端干扰频发。主流矿企减产,智利国有矿企Codelco 9月铜产量同比下滑7%,嘉能可与英美资源联合运营的科拉华西矿山减产26%,叠加印尼Grasberg矿复产延迟,全球铜矿供应缺口逐步扩大预计可能达到75万吨,且海外多地铜矿面临中断风险,2026年精矿供应或进一步趋紧。国内铜精矿现货加工费持续处于-41.9美元/吨附近徘徊,凸显矿端紧缺现实。同时冶炼厂亏损倒逼减产,10月中国精铜产量环比降2.6%。需求端,基建投资回暖,新能源车行业维持高增长态势,10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占比首破50%,出口同比增99.9%,单车用铜量达83kg;人形机器人、AI智能技术及算力的快速发展,再加上电网升级加速:特高压建设提速,单条线路用铜量超5000吨,Q4电网投资同比增14.5%,为铜需求提供长期支撑。但当前市场已进入淡旺季切换阶段,需求减弱预期增强,现货市场交投氛围平淡。
但市场存在矛盾点:库存“假性宽松”,沪铜社库下降但现货成交低迷,下游对87000元/吨以上价格接受度低;政策对冲:美国停摆结束或释放经济韧性信号,美元反弹压制铜价上行空间。
(三)后市展望
综合来看,铜价虽获供应端紧张及新兴需求支撑,但美元反弹、国内股市下跌及淡季需求转弱构成压制。预计铜价突破前期高点仍需新的宏观利好或供应端进一步收紧推动,短期或维持区间震荡,上方压力位参考89000元/吨,下方支撑位85500元/吨。需密切跟踪美联储政策动向、全球铜矿供应干扰事件及国内淡季需求实际表现。
二、铝:宏观情绪主导,短期阻力位显现
(一)市场动态
今日沪铝高开走弱,15:00收盘收涨0.07%至21665元/吨。长江现货A00铝锭报价21615元/吨,单日大涨140元/吨。
(二)基本面分析
国内库存和现货表现中性,铝锭社会库存略高于近年同期。宏观情绪主导铝市,基本面共振有限。废铝货源偏紧,税率政策调整仍未明确,行业库存和交易所仓单均处于高位水平。氧化铝运行产能处于历史高位,行业库存和交易所仓单持续上升,供应过剩格局难改,规模减产未形成前氧化铝弱势运行为主,反弹空间有限。
(三)后市展望
短期阻力位在2024年11月高点21800元附近,若站稳21800元(2024年11月高点),下一目标22500元;支撑位:21200元(现货成本线),跌破则打开下行空间至20500元。持仓处于历史高位体现市场分歧巨大,需关注资金动向。
三、锌:出口套利与低库存的“脆弱平衡”
(一)市场动态
锌锭出口窗口打开,LME锌0 - 3个月现货升水仍高达176美元/吨。国内锌库存环比降0.21万吨至15.96万吨。
(二)基本面分析
国内锌锭出口商倾向在现货市场出货赚升水,短期交仓节奏缓慢,低库存继续支撑外盘偏强。国内11月炼厂产出环比预减,下游陆续提货,上海、宁波地区贸易商挺价,但进口锌锭补充供应。
(三)后市展望
沪锌预计跟随外盘补涨,内外价差进一步走扩空间不足,跨市正套资金建议落袋为安,沪锌短多参与,上方暂看2.30万元/吨年线压力位。空头风险:若海外锌矿罢工升级(如秘鲁Antamina矿),锌价或冲高至25000元。
四、铅:外盘反弹斜率加大,国内高位震荡
(一)市场动态
LME铅库存降至20.22万吨,0 - 3个月贴水12.3美元/吨。国内长江现货1#铅对当前月盘面贴水10元/吨。
(二)基本面分析
外盘资金交投重心从弱现实向强预期转变,LME铅反弹斜率加大。国内仓单流通货源有限,持货商挺价出货,下游电池企业开工恢复后刚需采购,储能和汽车电池需求较好,支撑沪铅高位震荡。原、再生铅利润较好,复产企业增加,后市交仓累库预期仍存。
(三)后市展望
沪铅暂看1.72 - 1.77万元/吨区间震荡,鉴于反向开票过渡期临近尾声,远月合约税收成本增加,沪铅远月重心仍有望进一步上移。
五、镍:过剩周期下的“结构性机会”
(一)市场动态
沪镍窄幅波动,市场交投活跃,持仓持续抬升。纯镍库存增加1000吨至4.91万吨,镍铁库存增500吨在2.96万吨,不锈钢库存降1300吨至94.6万吨。
(二)基本面分析
美国政府有望结束停摆状态,缓解短期宏观担忧,但镍产业链受制于整体过剩,表现平淡。主流不锈钢厂取消限价并下调不锈钢盘价,市场持续低迷。供方积极降价出货,但进入年末淡季,再加上“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影响,成交冷清。
(三)后市展望
沪镍多头题材耗尽,镍价弱势运行,重心倾向于下移。操作策略,逢高做空:12.8万元上方布局,目标11.5万元;对冲组合:多不锈钢空镍(比值0.45以下入场)。
六、锡:技术革命引爆“锡牛”第二春
(一)市场动态
沪锡增仓继续上涨,入场资金交易紧现实。长江现货1#锡涨至28.83万元,临交割对当前月升水1390元。
(二)基本面分析
但锡市供求两淡,国内涉锡消费一般,需求端难支持高锡价。供需缺口显性化:缅甸佤邦复产无期:全球锡矿品位降至1.5%,2025年缺口或达4.3万吨;半导体周期反转:AI服务器芯片用锡量激增,单颗GPU耗锡量较传统芯片提升30%。沪锡加权持仓已达4月以来高点,预计短线有再次测试29万关口的潜力。
(三)后市展望
中长线逢高空配,如接近29万一线。成本支撑:国内锡矿完全成本9.8万元/吨,当前价格溢价率190%;目标价位:突破30万元后,下一阻力位32万元(对应库存去化至1万吨以下)。
七、后市展望:三大主线决定金属定价逻辑
政策主线:美联储12月降息落地后,美元指数或反弹至105,压制工业金属估值;
产业主线:新能源与AI需求占比提升,铜、锡成核心受益品种;
地缘主线:红海航运危机、缅甸政局动荡或引发区域性供应冲击。
投资建议:
多头配置:铜(85000元以下分批建仓)、锡(28万元以下逢低介入);
空头对冲:镍(12.5万元上方布局)、铅(1.75万元附近高抛);
风险预警:印尼镍矿出口政策突变、智利铜矿罢工升级、美联储紧急加息。
结语:金属牛市进入“深水区”,警惕估值泡沫
当新能源需求增速(CAGR 15%)撞上传统产能释放(铜矿扩产CAGR 3%),金属市场已进入“结构性牛市”新阶段。但需警惕:铜价突破10万元/吨后,金融属性溢价或透支未来3年基本面。投资者应从“追涨”转向“深耕产业链”,把握技术迭代(如超导材料)与资源控制(如非洲铜钴矿)的双重红利。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