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据知情人士透露,美乌两国持续数月的矿产协议谈判出现关键转折。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日将援乌债务总额从此前宣称的3000亿美元大幅下调至约1000亿美元,与乌克兰官方估算的900多亿美元趋近。这一调整被视作美方让步信号,为双方在华盛顿的技术磋商扫除重大障碍。
根据谈判最新进展,美方不再坚持要求乌克兰直接偿还全部军事援助款项,转而提议通过“联合投资基金”共享未来资源开发收益。该基金将优先用于乌克兰矿产开发、基础设施重建及债务清偿,美国则承诺将部分收益再投资于乌经济。美国财政部发言人证实,4月11日-12日的技术磋商“富有成效”,双方正加速推进协议最终文本拟定。
知情人士透露,协议框架包含三大核心条款:其一,乌克兰需将石油、天然气、稀土等战略资源未来收益的50%注入美乌共管基金,美方享有基金经济利益优先分配权;其二,美国企业获得乌境内矿产勘探开发优先权,同时限制乌克兰与“战略竞争对手”的资源合作;其三,乌克兰国有及私营企业收入需纳入美方监管体系,重大决策须经美方占多数的理事会批准。与2月版本相比,新草案删除了要求乌方双倍偿还援助的争议条款,但新增了天然气管道控制权等战略基础设施让渡内容。
乌克兰方面虽未公开承认债务计算方式变更,但泽连斯基政府近期姿态显现软化迹象。基辅已向美方提交矿产协议提案,并表态愿意出资500亿美元购买美国防空系统,作为对安全保障缺位的替代方案。分析指出,美国在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公开施压、共和党人士持续抨击泽连斯基的背景下,此番调整旨在避免乌克兰民意反弹——最新民调显示泽连斯基支持率飙升至69%,强硬对抗外部压力已成其政治筹码。
尽管协议最终签署仍存变数,但美乌博弈态势已现微妙变化。美方战略界人士认为,控制乌克兰资源供应链既可削弱俄罗斯地缘影响力,又能为美国新能源产业锁定关键原材料。而对乌克兰而言,接受协议虽意味着部分主权让渡,但能换取持续军援以维持战场态势。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