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璞泰来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决定终止在瑞典投资建设的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这一决定是基于公司未能完全同意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根据瑞典《外国直接投资法》提出的条件,而该机构最终未批准该项目的投资。
据了解,璞泰来原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璞泰来(新加坡)有限责任公司在瑞典松兹瓦尔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的一体化生产基地。该项目旨在积极抢占欧洲等海外市场锂电产业链构建的市场机遇,与下游客户形成长期稳定的配套合作机制,并充分获取瑞典在电力、清洁能源、交通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资源。
根据此前公告,该项目计划总投资不超过157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06亿元),其中璞泰来计划以自有资金出资约30%,计划项目贷款融资规模约70%。项目预计于2025年具备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到2026年底或2027年初具备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
然而,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璞泰来遭遇了来自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的审查挑战。2024年2月,璞泰来向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提交了外国直接投资申报,该机构在6月启动了对该项投资的审查。在审查过程中,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对公司投资项目提出了多项要求,涉及瑞典紫宸股权控制权、管理层组成、研发成果归属及监管安排等方面。
璞泰来在回应这些要求时表示,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提出的条件在商业逻辑和实际操作层面均存在较大挑战,并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然而,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未能同意公司提出的反馈意见,并在12月18日正式通知公司,前述项目投资未获批准。
鉴于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的决定,璞泰来经过审慎考虑,决定终止该项目的实施。公司表示,该项目尚未具体实施,除项目前期费用外,未发生实际资本性支出。前期各项可行性研究支付金额约1400万元人民币,整体金额可控,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影响较小。
尽管如此,璞泰来仍然表示将继续关注全球主要国家的产业政策及贸易政策,若有合适机会也将继续开展海外产能布局。公司计划与相关有海外需求的客户进行积极沟通,寻求其他替代的中长期供应解决方案,以确保公司的全球市场竞争力和客户需求的满足。
璞泰来作为我国负极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带动下,公司大刀阔斧进行业务扩张。截至2022年年末,璞泰来负极材料有效年产能15万吨,出货量13.95万吨,同比增加49.15%。此次瑞典项目的终止虽然对公司海外产能布局造成一定影响,但公司现有的产能依然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并继续保持在负极材料市场的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