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长江综合金属镝均价报213.75万元/吨,单日暴跌2.75万元/吨;氧化镝均价同步回落至169.25万元/吨。这是镝价今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与4月初“缅甸战火+出口管制”推动的暴涨行情形成强烈反差。这一异动凸显中重稀土市场正经历政策预期修正与需求结构转换的双重冲击。
一、核心驱动因素:供应预期修复与替代技术加速渗透
缅甸冲突边际缓和,原料供应缺口收窄
缅甸克钦邦稀土矿区武装冲突近期出现缓和迹象,中国自缅进口中重稀土量环比回升15%,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分离成本从165万元/吨回落至158万元/吨。尽管一季度进口量同比仍减少45%,但短期供应紧张情绪有所缓解,贸易商抛售库存压力上升。
替代技术突破削弱镝需求刚性
钬(Ho)替代方案普及:磁材企业为应对镝价高企,加速推广钬掺杂技术,镝添加比例从2.5%降至1.8%,单吨钕铁硼镝用量减少28%。特斯拉Optimus二代电机已试点使用钬-镝复合磁体,成本降低18%;
无稀土永磁技术进展:澳大利亚ASM的MagNex技术磁能积提升至20MGOe,耐温性突破150℃,虽仍低于镝基磁体(200℃+),但在家电、低端电机领域替代率已超10%。
政策红利退潮与投机资金撤离
工信部二季度收储计划未如期落地,市场对“政策托底”预期降温。4月以来氧化镝期货持仓量下降23%,投机性多头平仓加剧价格波动。此外,美国加征125%关税传闻引发出口链担忧,磁材企业海外订单交付周期延长至6个月以上。
二、产业动向:龙头企业的“攻守道”
北方稀土:高端化对冲波动
资源端:启动白云鄂博矿镝铽伴生资源提取项目,预计2025年末氧化镝产能增至8000吨/年,全球市占率突破35%;
应用端:与中核集团合作开发核级镝合金,锁定第四代核电站控制棒订单(单台机组用量5-8吨),高端订单占比提升至40%。
中国稀土集团:绑定战略需求
联合德国巴斯夫布局欧洲新能源汽车磁材供应链,2025年镝铁合金出口量逆势增长12%;
开发低镝高铽永磁体,切入军工高温电机市场,单吨产品附加值提升30%。
国际博弈:美国“去镝化”困境
美国Mountain Pass矿对华出口量同比下降23%,本土精炼产能不足导致F-35战机磁体交付延迟。五角大楼紧急拨款5亿美元扶持Ames实验室研发铈钴磁体,但性能仍落后传统产品20%,商业化需2年以上。
三、未来一周价格预测:镝价或进入震荡调整期
短期逻辑:
利多因素:缅甸冲突反复风险(克钦邦局势仍脆弱)、核能订单集中交付(二季度预计释放200吨需求)、磁材企业低库存补货;
利空因素:钬替代技术加速渗透、投机性抛压持续、出口链关税风险发酵。
预测结论:
氧化镝价格或维持167-172万元/吨区间震荡,金属镝价格波动中枢下移至210-218万元/吨。若缅甸冲突再生变数或核能订单超预期,镝价存在超跌反弹机会,但中长期需警惕替代技术对需求天花板的压制。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