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华安黄金ETF(518880)单日成交额突破120亿元,创下亚洲黄金ETF交易量新纪录。这一数据背后,是散户投资者疯狂涌入与机构资金撤退的激烈博弈:当日金价冲高至3500美元/盎司后暴跌130美元,最终收于3382美元,上演“过山车”行情。市场狂热中,华安黄金ETF基金经理许之彦紧急发声,提示短期波动风险,呼吁投资者避免盲目追高,转而采用定投策略。
散户“杠杆式狂欢”成核心推手。数据显示,年轻投资者占比飙升至58%,部分用户通过消费贷、信用卡套现加仓黄金ETF,单日申购量激增80%。华安黄金ETF规模已突破600亿元,占国内黄金ETF总规模的近40%,其T+0交易机制和0.4%的低管理费率成为资金快速进出的核心工具。与此同时,黄金股ETF年内涨幅超40%,吸引大量杠杆资金涌入,但当日回调超2%暴露高风险特征。
机构却在“边打边撤”。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单日净赎回4.2吨,创15个月最大流出量;国内14只黄金ETF总规模突破1500亿元,但4月21日净流入量环比下降超30%,反映机构逢高套现。这种分化背后是底层逻辑的撕裂:高盛等机构看涨至4000美元,强调美元信用崩塌与央行购金潮的长期支撑;但摩根士丹利警告,金价较矿产成本溢价83%,技术面RSI超买值达89.6,回调压力剧增。
产业链“冰火两重天”加剧市场矛盾。上游矿业龙头紫金矿业测算年化净利润或破500亿元,而下游金饰消费遇冷——周大福足金价达1039元/克,婚庆需求同比暴跌24.6%。冶炼企业更面临原料成本涨25%、毛利率压缩至5%-8%的困境,被迫启动790元/克上方套保。
这场狂欢的终局可能取决于两大变量:美联储政策独立性危机与地缘政治黑天鹅。若6月降息落空,美债实际利率反弹或触发300亿美元量化抛盘;而中东局势缓和可能使黄金避险溢价蒸发5%-8%。对于普通投资者,许之彦建议采用“10%黄金+70%股票+20%固收”的防御组合,并设定3380美元(对应国内760元/克)为技术止损线。
当下最危险的信号,或许是所有人都相信“这次不一样”——历史数据显示,2011年金价从1920美元暴跌至1046美元仅用4年,而当前散户杠杆率已接近2020年美股熔断前水平。当年轻人用信用卡押注“黄金永动机”时,市场离真正的风险出清或许只差一次流动性冲击。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