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锂电材料产业迎“双升”周期: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硅基负极与高镍三元引领技术革命​

锂电材料产业迎“双升”周期: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硅基负极与高镍三元引领技术革命​

   来源:

2025年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5%,1-4月累计零售332.4万辆,同比增长35.7%。这一里程碑式的数据标志着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进入加速期,直接拉动锂电材料需求激增。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5%,1-4月累计零售332.4万辆,同比增长35.7%。这一里程碑式的数据标志着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进入加速期,直接拉动锂电材料需求激增。

​​正极材料​​:磷酸铁锂(LFP)凭借成本优势和安全性,在动力及储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4月市场份额达66%,湖南裕能、德方纳米等头部企业持续扩产。三元材料(NCM/NCA)则受益于高端车型需求,高镍化趋势下容百科技、巴莫科技加速技术迭代。

​​负极材料​​:人造石墨仍是主流(占比84%),但硅基负极因能量密度优势崭露头角,贝特瑞、璞泰来等企业加速研发,预计2025年硅基负极渗透率将突破5%。

​​电解液与隔膜​​:天赐材料、新宙邦稳居电解液龙头,湿法隔膜因轻薄化需求占比提升至72%。

一、价格波动与成本博弈:碳酸锂触底反弹,材料企业利润修复​​

2024年碳酸锂价格一度跌至7.6万元/吨,但2025年初产业链价格中枢企稳回升,六氟磷酸锂、石墨负极等材料价格环比上涨5%-12%。

​​上游原材料​​:锂矿资源紧张与海外布局加速并存,赣锋锂业、华友钴业在非洲、南美锁定锂矿资源;钴、镍价格受三元需求疲软压制,但印尼镍矿出口限制或引发供应风险。

​​中游材料​​:磷酸铁锂加工费触底后小幅反弹,头部企业通过一体化布局降低成本;负极材料受针状焦涨价影响,低端石墨价格涨超1000元/吨。

二、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固态电池与回收技术重塑格局​​

​​固态电池​​:宁德时代、丰田加速研发,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技术突破或颠覆现有隔膜、电解液市场。

​​电池回收​​:2025年退役电池量预计超50万吨,格林美、邦普循环通过湿法冶金技术回收镍、钴、锂,降低对原生矿依赖。

​​低碳转型​​:政策推动锂电材料绿色生产,比亚迪、天齐锂业布局零碳工厂,碳排放指标或成未来竞争壁垒。

三、政策与资本共振:全球竞逐锂电产业链主导权​​

​​国内政策​​:《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强化技术门槛,鼓励企业研发投入;以旧换新政策拉动70%私人购车需求,推动消费升级。

​​国际竞争​​:欧美通过《通胀削减法案》补贴本土电池制造,中国企业加速出海,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基地投产在即。

四、龙头企业动态:产能扩张与技术卡位并行​​

​​比亚迪​​:4月销量37.26万辆领跑市场,刀片电池外供特斯拉、小米汽车,推动磷酸铁锂需求。

​​贝特瑞​​:成立四川新能源材料公司,加码石墨负极产能,硅基负极研发进度领先行业。

​​天赐材料​​:电解液全球市占率34.7%,布局新型锂盐LiFSI,抢占高电压电池技术高地。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锂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