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长江综合金属镝均价报202.75万元/吨,与上一交易日持平;氧化镝均价却下跌5,000元至161.5万元/吨。这一分化走势折射出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政策松绑缓解供应焦虑,但需求疲软压制价格弹性,而缅甸地缘风险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关键数据透视:
政策松绑效应:商务部加速稀土出口审批(6月19日新政),欧盟、特斯拉等民用领域企业获“绿色通道”,出口周期压缩至30-45天,国内氧化镝短期供应增量释放;
需求端疲软:磁材企业新增订单同比下滑12%,钕铁硼毛坯价格周跌0.54%-0.88%,下游空调、风电领域阶段性需求收缩,压制镝价上行动能;
缅甸风险未消:克钦邦冲突持续,6-7月缅甸矿进口量预计下降50%,国内库存仅维持1.5个月,成本支撑下金属镝价格难跌。
一、政策与地缘博弈:从“断供恐慌”到“精准调控”
中国稀土政策正通过动态平衡术重塑全球供应链规则:
出口弹性释放:加速审批后,7月氧化镝出口量预计环比增15%,海外溢价从峰值2800美元/公斤回落至720美元/公斤(仍较国内溢价180%),缓解“断供恐慌”;
缅甸困局常态化:武装冲突叠加雨季,缅甸矿进口量同比锐减45%,南方分离厂成本高企(160万元/吨),中小企业开工率不足60%,供应脆弱性支撑金属镝价格;
技术反制升级:美国MagNex无稀土磁体量产推迟至2027年,而中国铈磁体技术(稀土利用率62%)已量产,削弱“去镝化”冲击。
二、需求端分裂:高端赛道爆发与传统领域萎靡
新兴产业与成熟市场的需求分化正重构镝消费结构:
高端领域“刚性增长”:
低空经济爆发:eVTOL飞行器电机镝纯度需99.99%,单机用量3.2公斤,试点城市年需求或突破300吨;
人形机器人蓄势:特斯拉Optimus二代量产推迟至Q4,但远期百亿台规模仍带来年2000吨潜在增量;
核能订单锁定:第四代核电站(华龙一号)单机组镝合金需求5-8吨,北方稀土已锁定3000吨/年长单。
传统领域“成本敏感”:
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至35%,车企压降镝添加比例(从2.5%降至1.8%),磁材企业按需采购为主;
家电领域铈铁合金替代率升至3.5万吨/年,中小磁材厂亏损面扩大至40%。
三、资本暗战:多空博弈与价值重估
6月30日A股稀土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2亿元,北方稀土股价跌超3%,折射资本对三重矛盾的权衡:
多头逻辑:缅甸冲突复发概率40%、核能订单超预期、政策收储(传工信部7月启动5000吨轻稀土收储);
空头压制:氧化镝期货空单持仓激增7.5%,下游库存周期达45天,需求复苏乏力。
龙头企业战略卡位:
北方稀土:扩建年产8万吨氧化镨钕产能,核级镝合金订单占比40%,毛利率48%锁定高端市场;
广晟有色:依托13.6万吨中重稀土储量,分离技术列为国家机密,军工订单驱动Q1净利润暴增115.55%。
四、未来预警:震荡期的三重风险与机遇
政策执行偏差:地方审批尺度差异或催生“灰色交易”,伪报瞒报风险冲击价格体系;
技术替代加速:日本铁氧体磁材性能达钕铁硼80%,若成本降30%,或削减15%镝需求;
新兴需求变量:若特斯拉Optimus量产提前或低空经济试点扩容,镝价或触底反弹20%。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