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7月8日,长江综合电池级碳酸锂(99.5%)均价报6265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99.2%)均价61100元/吨,均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00元/吨;期货方面,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509)收涨0.69%,报收63880元/吨,盘中一度冲高但随后回落。这一走势背后,锂盐厂检修技改、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与库存压力成为核心影响因素。
供应端:检修技改与产能释放并存,库存压力持续
近期,国内锂盐厂进入检修季,江西某锂盐厂宣布停产2个月进行技改,初步预计减少短期供应量。然而,四川某锂盐厂氢氧化锂、碳酸锂产线仍保持满产状态,头部企业如天齐锂业等通过技术升级,产量未受明显影响。数据显示,7月国内碳酸锂总产量(包含回收)为64960吨,虽然环比减少1.94%,但同比仍增长43.36%,供应端整体维持高位。
与此同时,碳酸锂库存再创历史新高。截至7月8日,国内碳酸锂库存达13.68万吨,其中冶炼厂库存5.90万吨,下游库存4.06万吨,其他库存3.72万吨。尽管部分锂云母端非一体化锂盐厂因成本倒挂减产,但锂辉石端头部企业检修后产量增加,叠加盐湖端生产高峰,供应过剩格局未改,库存压力持续阻碍盘面上行。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销量创新高,动力电池需求强劲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成为碳酸锂需求的主要支撑。7月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1.6%,其中比亚迪、小鹏等车企交付量创新高,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提升。此外,储能领域需求虽未达预期,但“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临近,市场对后续需求增长仍存期待。
然而,需求增速未能完全消化供应增量。尽管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微涨,但工业级产品涨幅有限,显示下游对高价接受度谨慎。分析师指出,若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超预期,或能缓解库存压力,但当前市场更关注供给端行为对底部的确认。
成本与利润:锂云母端减产,锂辉石端增产,行业分化加剧
近期,锂云母端非一体化锂盐厂因成本倒挂(原料价格高于产品价格)出现减产,而锂辉石端头部企业通过套保行为规避价格下跌风险,产量维持高位。这种分化导致行业整体开工率未现大幅下滑,成本支撑失效,价格下行压力仍存。
市场情绪: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但库存压力限制上行空间
美联储7月降息预期升温,虽然实际政策仍“数据依赖”,但市场对流动性宽松的预期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大宗商品情绪。然而,碳酸锂库存持续累积,期现价差处于合理范围,矿端价格未见止跌信号,市场对短期反弹持谨慎态度。
后市展望:短期震荡,长期需关注供给端出清
分析师指出,短期碳酸锂价格或受检修季影响呈现震荡,但库存高企仍限制上行空间。长期来看,价格底部需通过供给端主动减产或高成本项目退出实现,这一过程可能伴随行业整合与技术升级。投资者需关注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锂盐厂开工率变化及美联储政策动向,这些因素或成为下一阶段价格走势的关键催化剂。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