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7月28日,长江综合金属镨均价达678750元/吨,氧化镨均价537500元/吨,双双较上一交易日上涨5000元/吨。这一涨幅不仅延续了7月以来轻稀土的强势行情,更折射出全球新能源革命与地缘政治博弈下稀土资源的战略价值升温。
一、供需失衡:新能源赛道催生镨需求井喷
镨作为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核心原料,其价格波动与新能源汽车、风电等绿色产业深度绑定。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达552.4万辆,同比增长34.3%,渗透率突破44.3%。每辆新能源汽车电机需消耗约4公斤钕铁硼,直接拉动镨需求激增。
与此同时,全球风电装机潮进一步推高镨的消耗量。7月以来,国内风电设备进入交付高峰期,叠加海外订单回流(巴西上半年对华稀土出口增长两倍),镨的工业库存持续消耗,供应端压力凸显。
二、政策收紧:稀土资源战略价值凸显
中国作为全球稀土储量(占48.9%)与冶炼产能(占90%)的绝对主导者,正通过政策工具强化资源控制权。2025年《稀土管理条例》全面实施后,全年开采配额增速降至5.88%,且轻稀土配额75%集中于北方稀土等龙头企业,市场供应量被严格限制。
中国对中重稀土(如镝、铽)实施出口管制,导致海外供应链紧张。尽管镨未被直接限制,但轻稀土出口占比超80%的北方稀土,受益于海外溢价效应,氧化镨国内外价差持续扩大。
三、资本博弈:龙头企业业绩与股价齐飞
7月25日,北方稀土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82%-2015%,创历史新高。其通过绿色冶炼技术升级(单位能耗降40%、成本降12%)和全产业链整合(磁材产量同比增40.88%),实现利润暴增。当日,北方稀土股价涨超1%,成交额突破100亿元,资本对稀土龙头的追捧可见一斑。
此外,中国稀土集团在7月24日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中强硬表态,拒绝放宽稀土出口限制,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供应收紧的预期。7月28日,A股稀土永磁概念股再度活跃,盛和资源涨停,中国稀土涨超7%,资金持续涌入这一“战略资源”赛道。
四、国际博弈:稀土成大国竞争“新战场”
全球稀土供应链重构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虽重启芒廷帕斯矿,但冶炼分离技术仍依赖中国(镨钕纯度仅达95%,远低于中国的99.999%)。欧盟则试图通过“稀土回收计划”(2030年回收率目标15%)减少对中国依赖,但短期内难以突破技术瓶颈。
在此背景下,中国正从“资源出口”转向“标准输出”。北方稀土在东南亚布局全自动硅片工厂,规避贸易壁垒;与丰田合作开发储氢材料,将稀土竞争优势延伸至技术标准领域。稀土,已成为中国在科技与地缘博弈中的“终极筹码”。
五、未来展望:短期博弈与长期红利并存
尽管下游磁材厂对高价镨接受度有限,但供需紧平衡下,短期价格或延续涨势。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将打开需求天花板,而中国通过政策、技术与资本的三重布局,正将稀土资源转化为全球产业规则的制定权。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