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建艺集团终止单晶硅项目:光伏上游产能洗牌加速,跨界企业战略调整成常态

建艺集团终止单晶硅项目:光伏上游产能洗牌加速,跨界企业战略调整成常态

   来源:

当前,光伏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成为生存关键。

10月8日,*ST建艺发布公告,宣布终止一年前布局的3000吨单晶硅棒项目,并注销参股公司广东建艺正耀新能源有限公司。这一动作标志着公司自2024年8月跨界进入光伏上游产业后,仅一年便按下“暂停键”,折射出当前光伏上游赛道产能博弈加剧、行业深度洗牌的现实。 

根据公告,*ST建艺终止项目的直接原因是“市场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及各方战略调整”。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通过参股公司建艺正耀实施,但自成立以来未开展实际经营,未配置人员或产生实质性成本,此次“协商撤离”未对公司财务及经营造成不利影响。10月9日开盘后,公司股价一度涨超5%,截至发稿涨幅4.18%,市场对此次战略收缩反应积极。 

回溯项目历程,2024年8月,主营建筑装饰的ST建艺为推进“产业升级”战略,联合正耀新材料、平远绿洲投资共同出资1亿元设立建艺正耀,计划年产3000吨单晶硅棒。彼时,单晶硅作为光伏核心原材料,因技术壁垒和高盈利性成为投资热点,ST建艺希望通过布局新能源板块完善产业链协同。然而,随着光伏行业爆发式增长,单晶硅产能快速扩张,市场从供给偏紧转向供需平衡,叠加国际贸易形势复杂、行业收益模式变化等因素,项目盈利预期受阻。 

行业龙头隆基绿能在2025年半年报中指出,光伏行业正经历“转型升级阵痛期”,供给侧改革与技术创新成为关键。对于跨界入局的*ST建艺而言,单晶硅制造属于重资产、高技术壁垒领域,不仅需应对市场竞争与设备贬值风险,更面临管理与经营的跨行业挑战。此次及时终止项目,避免了在行业下行周期中进一步投入,体现了企业面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 

业内分析认为,*ST建艺的“急刹车”并非孤例,而是光伏上游产能洗牌的缩影。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单晶硅环节,产能扩张远超需求增速,价格战与利润压缩倒逼企业重新评估投资策略。尤其是跨界企业,因缺乏产业积累与抗风险能力,更倾向于通过灵活调整保存实力。 

当前,光伏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成为生存关键。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