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21 日国内钴市迎来 “爆发式” 上涨,长江现货 1# 钴均价报 416000 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大幅跳涨 21000 元,单日涨幅超 5%。在供应端政策强约束与需求端多点爆发的双重催化下,钴价已从年初 17.1万元 / 吨飙升至当前水平,年内涨幅高达 143%,成为有色金属市场最受关注的 “明星品种”。
一、涨价核心逻辑:供应 “断流” 遇需求 “井喷”
1. 刚果(金)配额制封死供应缺口,短期无解
作为贡献全球 76% 钴产量的核心供应国,刚果(金)10 月 16 日正式落地的出口配额制成为价格暴涨的 “导火索”。根据其战略矿产市场监管局(ARECOMS)新规,2025 年剩余时间钴出口上限仅 18125 吨,2026-2027 年每年配额锁定 9.66 万吨,较 2024 年实际出口量锐减 56%。更严峻的是,配额分配向本地冶炼企业倾斜 70%,洛阳钼业、嘉能可等国际矿企即便获得配额,也仅能满足自身产能的 30% 左右。
雪上加霜的是,刚果(金)东部冲突持续升级,该地区贡献全球 20% 的钴产量,冲突已导致多座矿山停产,实际出口量或低于配额上限。而印尼作为新兴供应力量,2025 年伴生钴产量仅 3.2 万吨,远无法弥补刚果(金)的供应缺口,全球钴市场供应短缺量已扩大至 12.2 万吨,缺口率达 48%。
2. 库存见底触发 “抢货潮”,产业链全线告急
供应收缩的同时,国内钴产业链库存已降至 “警戒水平”。海关数据显示,2025 年 1-7 月国内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量同比骤降 61%,目前国内钴盐厂原料库存普遍不足 15 天,河北、江苏等地多家冶炼企业因缺料减产,行业开工率从 65% 降至 40%。截至 10 月中旬,国内电解钴社会库存仅 2800 吨,较年初下降 62%,库存消费比降至 0.3 个月,实际流通量不足 30%。
低库存背景下,下游 “抢货潮” 愈演愈烈。10 月正值新能源汽车 “金九银十” 旺季,乘联会数据显示 10 月第一周新能源车批发量同比增长 28%,三元电池装机量占比回升至 41%,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头部电池企业单个补库订单量普遍超 500 吨,较上月增长 40%。同时,低空经济、长时储能等新兴场景加速渗透,eVTOL 等装备用三元电池钴含量较传统动力电池高出 30%,进一步放大需求缺口。
3. 资金与产业共振,强化涨价预期
金融市场与产业端的联动进一步助推涨势。国际市场上,嘉能可等矿业巨头将 2025 年末钴价目标价上调至 42 万元 / 吨。国内市场中,资金通过沪镍等关联品种间接布局钴价行情,沪镍主力合约成交量曾单日激增 45%,形成跨品种联动上涨效应。贸易商惜售情绪同样加剧市场紧张,河北地区民间库存成本仅 19 万元 / 吨的电解钴,报价已普遍上浮至 41 万元 / 吨以上,价差达 22 万元 / 吨。
二、未来走势:短期冲顶与长期看涨并存
1. 短期:缺口难补,价格或剑指 45 万
机构普遍认为,四季度钴价仍将保持强势上行态势。从供应端看,刚果(金)配额制执行严格,违规企业将被永久禁止出口,且 10% 产量需预留为国家战略储备,实际流通量进一步压缩。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四季度产销旺季叠加储能电池订单激增,预计单季度钴需求将达 8 万吨,创历史新高。
2. 中长期:政策与需求双驱动,价格中枢上移
中长期来看,钴价强势逻辑将持续夯实。供应端,刚果(金)2026-2027 年配额仅为年产量的 44%,且嘉能可等国际矿企 2026 年前无新增产能释放,供应紧张格局将持续至少 18 个月。需求端,2025 年全球钴需求同比增长 18%,其中新能源汽车、储能、低空经济三大领域贡献主要增量,预计 2026 年全球钴需求将突破 30 万吨。机构预测,2026 年钴价或突破 50 万元 / 吨,价格中枢将稳定在 35 万元 / 吨以上。
需警惕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对三元电池的替代、刚果(金)配额豁免条款落地等因素可能引发阶段性回调,但中长期 “供应刚性收缩 + 需求结构性增长” 的核心逻辑未改,钴价回调空间有限。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