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工业硅主流品种普跌,2202#硅单日重挫400元/吨

工业硅主流品种普跌,2202#硅单日重挫400元/吨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2025年10月21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工业硅主流品种价格集体跳水,441#硅均价报9,800元/吨(较前日跌100元/吨),553#硅跌至9,400元/吨(跌幅1.06%),高品位2202#硅重挫400元/吨至16,250元/吨,3303#硅同步下跌200元/吨至10,600元/吨。此次普跌行情折射出当前工业硅市场供需失衡加剧的深层矛盾,产能扩张与光伏终端需求收缩形成强烈对冲。

2025年10月21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工业硅主流品种价格集体跳水,441#硅均价报9,800元/吨(较前日跌100元/吨),553#硅跌至9,400元/吨(跌幅1.06%),高品位2202#硅重挫400元/吨至16,250元/吨,3303#硅同步下跌200元/吨至10,600元/吨。此次普跌行情折射出当前工业硅市场供需失衡加剧的深层矛盾,产能扩张与光伏终端需求收缩形成强烈对冲。

供给端:产能释放趋稳与区域分化加剧
西北地区依托煤炭资源优势持续释放产能,新疆等重点产区周度产量保持高位运行,新投产项目逐步贡献增量。西南地区虽未进入传统枯水期,但水电价格波动已引发部分企业提前调整生产节奏,丰水期复产预期下供应压力逐步显现。海关数据显示,进口量维持低位,国内市场供应完全覆盖需求缺口,社会库存攀升至历史高位,交割仓库库存占比持续扩大。行业产能集中度加速提升,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巩固成本优势,中小型企业在价格倒挂压力下被迫缩减产能。

需求端:光伏产业链传导阻滞与有机硅需求萎缩
多晶硅行业自律限产措施导致原料需求增速放缓,颗粒硅市场份额提升挤压传统产品应用空间。光伏组件企业受终端装机量增速回落影响,采购策略趋于谨慎,高库存背景下对原料备货周期明显压缩。有机硅领域面临终端消费疲软与产能过剩双重压力,对工业硅需求形成直接冲击。传统领域需求增长乏力,建筑用硅铝合金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出口市场受贸易壁垒制约呈现分化格局。

市场动态:库存高压与资金博弈交织
工业硅社会库存连续刷新历史纪录,库存消费比处于近三年高位,现货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下降,贸易商为加速回款频繁折价出货。期货市场持仓量持续萎缩,主力合约基差扩大至历史极值,反映市场对远期价格预期分歧加剧。海外市场受欧盟碳关税政策影响,东南亚转口贸易活跃度提升部分缓解出口压力,但难以扭转整体颓势。

政策环境:产能置换与绿色转型博弈
国内再生资源产业升级政策加速落后产能出清,西北清洁能源冶炼项目通过碳排放认证获得政策倾斜,行业准入门槛实质性提升。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第三阶段实施,工业硅出口企业面临隐性成本增加,倒逼供应链绿色转型。国内碳交易试点扩容至工业硅领域,主要产区碳排放成本增加推升行业环保投入。

宏观视角:成本支撑弱化与产业升级压力
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导致硅石原料成本中枢上移,但国内自备电比例较高的企业仍保持成本优势。美联储降息预期下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增强,但工业硅因库存压制未能充分兑现预期。全球制造业PMI持续位于收缩区间,汽车、家电等终端消费疲软进一步削弱需求弹性。行业产能扩张周期尚未结束,但新增产能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趋势明显,低端产品面临加速出清压力。

当前工业硅价格已逼近行业平均现金成本线,头部企业通过产业链协同维持基本盈利,中小企业现金流压力持续累积。机构普遍认为,四季度西南地区枯水期减产或引发阶段性供应收缩,但光伏产业技术迭代加速(N型电池渗透率突破70%)正在重塑原料需求结构。

【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