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钒铁FeV50-B报价区间跌至85,000-86,000元/吨(均价85,500元/吨),FeV80-B报价区间下探至136,000-137,000元/吨(均价136,500元/吨),单日跌幅分别达1.16%和1.44%。
供给端:产能释放与替代品冲击并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钒生产国,产能持续释放,市场供应整体充裕。尽管环保限产政策导致部分中小厂商减产,但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资源利用率,有效对冲政策影响。与此同时,铌铁等替代品进口量持续攀升,凭借性价比优势抢占钒铁在建筑用钢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压行业利润空间。国际市场方面,主要产区供应波动(如俄罗斯钒矿减产、南非电力危机缓解)对全球市场影响有限,整体供应仍显宽松。
需求端:传统领域萎缩与新兴赛道博弈
钢铁行业需求持续疲软,建筑用钢领域消费量同比显著下降,钢厂压价力度加大。反观新能源领域,氢能储罐用钒量加速增长,固态电池用钒基材料量产推动高端需求提升,但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领域缺口。
社会库存持续累积,港口现货成交以刚需为主。贸易商对后市分歧显著:部分厂商因成本倒挂惜售,而资金压力较大的中小贸易商加速抛货,导致现货价格承压。期货市场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投机资金撤离加剧价格波动。原料端价格持续下探,成本支撑位进一步下移,削弱市场信心。
政策端:环保限产与出口管制双刃剑
国内环保检查趋严,主要产区开采受限,原料提钒成本线跌破行业平均水平,中小厂商加速出清。与此同时,国际供应链波动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短期支撑,但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压制工业金属需求。国内钢铁行业减量发展政策持续推进,传统需求“基本盘”持续萎缩。新能源赛道虽保持增长,但技术路线迭代风险制约需求释放节奏。
当前价格下跌本质上是传统需求塌陷与新兴需求培育期错配的结果。四季度需关注两大变量:一是氢能储罐等新兴领域订单放量进度;二是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进程。若新能源需求增速不及预期,价格或进一步下探至行业成本支撑区间。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