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单日涨幅4%!新能源狂飙背后的钴供应链“生死局”

单日涨幅4%!新能源狂飙背后的钴供应链“生死局”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10月10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电池级四氧化三钴报价区间飙升至277,500-287,000元/吨,均价达282,250元/吨,单日涨幅高达17,500元/吨,涨幅背后,是刚果(金)资源出口禁令的持续发酵、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旺季备货的疯狂冲刺,以及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多方势力的博弈。

10月10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电池级四氧化三钴报价区间飙升至277,500-287,000元/吨,均价达282,250元/吨,单日涨幅高达17,500元/吨,涨幅背后,是刚果(金)资源出口禁令的持续发酵、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旺季备货的疯狂冲刺,以及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多方势力的博弈。

供给端:资源出口限制加剧供应紧张
自2025年初刚果(金)实施钴出口禁令以来,全球钴中间品供应缺口持续扩大。国内港口库存降至历史低位,部分冶炼企业因原料短缺被迫减产。印尼镍钴中间品产能释放进度低于预期,叠加头部企业通过长协锁定大部分原料供应,中小厂商陷入高价竞拍现货的困境,加工费逼近成本线。

需求端:新能源与消费电子双轮驱动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入传统备货旺季,头部电池企业排产计划提升,高镍三元前驱体对高电压四氧化三钴需求显著增加。消费电子领域需求韧性显现,智能手机出货量回升与5G技术普及推动钴酸锂正极材料需求保持高位。
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需求爆发,为钴基材料开辟增量市场空间。 

政策端:资源管控重塑全球供应链
刚果(金)政府计划通过配额制度强化对钴供应链的控制权,拟成立国有钴业公司主导资源开发。欧盟碳关税政策推动企业加速海外产能布局,具备新兴基地布局能力的企业获得先发优势。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提前签订长协锁定资源,原料采购协议价较前期显著上涨。 

现货市场因供应偏紧维持坚挺,但期货持仓量波动引发资金撤离担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流动性改善为价格提供支撑,但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商业化进程若超预期,可能削弱远期钴需求增长预期。

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渗透率提升,导致钴酸锂在该领域份额下跌,行业竞争从“量增”转向“利稳”。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带动钴需求增长。但技术路线迭代风险加剧市场波动,企业需平衡短期利润与长期技术投入。

当前价格波动本质上是资源端政策扰动与需求端旺季备货共振的结果。

四季度需警惕两大风险:一是新产能释放及技术替代可能引发需求预期修正;二是印尼中间品产能若集中释放,将缓解供应紧张局面。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