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热点深度】中国“双轮驱动”战略升级,稀土与锂电池管制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热点深度】中国“双轮驱动”战略升级,稀土与锂电池管制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10月9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2025年第58号公告,宣布将对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涉及高能量密度电池、核心生产设备、关键材料及工艺技术。同日,稀土开采与冶炼分离技术也被纳入出口管制范围。两项政策同步推出,标志着中国在新能源战略资源领域的管理进入新阶段。

10月9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2025年第58号公告,宣布将对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涉及高能量密度电池、核心生产设备、关键材料及工艺技术。同日,稀土开采与冶炼分离技术也被纳入出口管制范围。两项政策同步推出,标志着中国在新能源战略资源领域的管理进入新阶段。

政策发布后,资本市场迅速反应。稀土永磁板块单日涨幅突破5%,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等龙头企业强势涨停,板块资金净流入超60亿元。这一市场表现不仅反映短期政策红利,更凸显出稀土和锂电池作为战略资源的核心地位。

从产业链角度看,稀土与锂电池虽分属不同环节,却共同构成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稀土永磁材料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和风力发电设备的关键组件,而锂电池则是储能系统的核心。两者在新能源车上分别承担“肌肉”和“心脏”的功能,缺一不可。

政策背后,是资源安全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逻辑。中国在稀土提炼和锂电池制造领域具备显著技术优势,全球超过80%的稀土冶炼和70%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集中于中国。

海外分析机构认为,此举将加速全球新能源供应链重构。欧盟、美国等多国已启动稀土储备和电池本土产能建设,但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供应链。预计未来国际企业将更多寻求与中国在技术许可、合资生产等领域的合作,而非单纯依赖产品进口。

展望未来,稀土和锂电池产业将进入“政策驱动+需求拉动”的新阶段。国内企业有望通过技术壁垒巩固竞争优势,而全球新能源行业也将迎来更深层次的战略协作与竞争。如何平衡资源安全与开放合作,将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