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尼格拉斯伯格矿难调查终结,部分矿区已重启运营】
11月10日讯,自由港印尼公司在当地时间11月7日宣布,针对9月8日格拉斯伯格铜金矿致命泥流事件的调查已正式结束。这起导致7名矿工遇难的重大安全事故导致该铜矿宣布不可抗力。格拉斯伯格矿是世界第二大铜矿,事故发生在该矿区的格拉斯伯格区块崩落采矿场,约80万吨湿性材料涌入井下,酿成惨剧。
2、【诺德股份:目前整个锂电铜箔行业处于爆单状态】
11月11日,在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诺德股份总经理陈郁弼表示,从负极集流体铜箔行业看,从2023年第四季度到去年整个行业几乎处于亏损状态,到今年行业开始复苏,而到目前整个锂电铜箔行业处于爆单状态。未来几年,铜箔技术迭代方面将会有很多惊喜的地方,行业有望迎来发展的春天。
3、【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9月铜产量同比下滑7%以上】
11月11日消息:智利铜业委员会(Cochilco)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智利国有矿业公司(Codelco)9月铜产量为11.56万吨,同比下滑7.2%。必和必拓旗下的埃斯孔迪达铜矿的产量为11.86万吨,同比增长16.8%。嘉能可和英美资源集团合资运营的科拉瓦西铜矿的产量为3.8万吨,同比下降26.0%。
4、【美国政府将铜列入关键矿物清单,市场机制推动美国铜库存激增】
外媒11月11日消息:美国政府本周正式将铜纳入关键矿物名单,视其为关乎经济与国家安全的战略金属。但是和与传统国家储备不同的是,美国铜库存已经大幅增长,而且完全由市场机制推动,而非财政资金支持。
5、【花旗:铜价到2026年第二季度料攀升至平均每吨12,000美元】
11月12日(周三),花旗(Citi)周三表示,继续预测铜价到2026年第二季将攀升至均价每吨12,000美元,乐观情况下料达每吨14,000美元。花旗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内铜价将交投在每吨11,000美元左右,这一预测淡化了近期疲弱的实物需求的影响,而是反映了2026年较为利好的基本面,但如果出现利多价格的催化剂,那么铜价可能会更快达到每吨12,000美元。
6、【日本铜业巨头整合业务以应对行业困境】
外媒11月12日消息: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竞争和经营环境,日本多家核心有色金属企业正计划进行重大业务整合。JX金属、三井矿业冶炼、三菱材料及丸红株式会社近日联合宣布,计划将三菱材料公司的铜精矿采购与铜制品销售业务整合至日本最大的精炼铜供应商——泛太平洋铜业(PPC)旗下。
7、【泰克资源和英美资源集团达成协议前,曾与淡水河谷进行密谈】
外媒11月12日消息:知情人士称,在泰克资源有限公司与英美资源集团达成合并协议之前,曾与淡水河谷公司的基础金属部门进行过断断续续的谈判,这揭示了全球矿业巨头为争夺关键资产而进行的复杂博弈。根据泰克资源于11月10日向股东提交的文件中披露,其在与英美资源谈判的同时,也与一家未具名的“X方”进行了同步讨论。知情人士确认X方正是淡水河谷基础金属公司。
8、【花旗预计铜消费将温和增长,2026年料复苏】
11月13日讯,花旗(citi)的铜消费追踪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全球铜消费同比温和增长1%。花旗在对截至10月的制造业指标的分析中称,9月数据显示,中国以外地区消费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该行预计,到今年第四季度铜消费的同比增幅将继续疲软,因2024年基础更为强劲,且制造业活动低迷,这些成为年内剩余时间周期性铜需求的限制因素。
9、【秘鲁9月铜产量同比增加3.7%,至240,995吨】
11月13日讯,秘鲁能源与矿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秘鲁9月铜产量同比增加3.7%,至240,995吨。2025年前9个月,秘鲁铜产量约为204.8万吨,同比增长2.7%。
10、【波兰铜生产商KGHM三季度净利大增】
外媒11月14日消息:波兰国有铜企KGHM周四发布强劲的三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增长80%,主要受益于其位于智利的Sierra Gorda矿业项目表现亮眼,以及全球铜价与贵金属价格上涨。作为全球主要的铜和白银生产商之一,KGHM的盈利高度依赖大宗商品价格,此次利润飙升显示全球工业需求与金属市场回暖的积极信号。
以上资讯由长江有色金属网整理发布。(长江有色金属网www.ccmn.cn 电话:0592-5668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