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钨粉8连涨!光伏 + 军工 + 固态电池三重驱动,这波行情能火到 2026?

钨粉8连涨!光伏 + 军工 + 固态电池三重驱动,这波行情能火到 2026?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11 月 4 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报 675000 元 / 吨,较上一交易日大幅上涨 10000 元 / 吨,再创近期价格新高。在全球资源紧张、新兴产业需求爆发与政策调控加码的多重背景下,此次钨粉价格跳涨是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战略价值重估的必然结果。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11 月 4 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报 675000 元 / 吨,较上一交易日大幅上涨 10000 元 / 吨,再创近期价格新高。在全球资源紧张、新兴产业需求爆发与政策调控加码的多重背景下,此次钨粉价格跳涨是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战略价值重估的必然结果。

作为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钨的应用场景已从传统制造业延伸至光伏、新能源汽车、军工、核聚变等高端领域,需求结构的升级与供应端的刚性收缩,共同推动行业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

供应端:政策严控 + 环保加码,资源稀缺性凸显

供应端的刚性收缩是钨价上涨的核心支撑。2025 年国内首批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降至 5.8 万吨,同比降幅达 6.45%,江西、湖南等主产区配额进一步下调,部分低产区指标直接归零,原料供给的收缩态势明确。

环保高压持续倒逼产能升级,7 月初江西、湖南启动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多家中小矿山因废水排放不达标被要求限产整改,直接导致国内钨精矿开工率降至 35%,周产量减少约 200 吨。目前市场现货库存已降至 15 天以内,部分厂商甚至出现 “断货” 现象,库存对价格的缓冲作用基本消失。

全球供应格局同样紧张。越南、葡萄牙等传统钨矿面临矿石品位下降与设备老旧的困境,成本高企导致产能释放受限;刚果(金)等新矿项目虽计划 2026 年投产,但短期内难以弥补中国减产带来的缺口。叠加中国 2025 年 2 月起对仲钨酸铵、氧化钨等初级产品实施出口管制,海外市场供应进一步收紧,欧洲 APT 价格已飙升至 29.15-30.74 万元 / 吨,远高于国内价格,价差效应支撑国内钨价走强。

需求端:新兴赛道爆发 + 传统领域回暖,多维度拉动增长

需求端的全面爆发成为钨价上涨的核心引擎,尤其是新兴产业的突破性增长,彻底改变了行业供需格局。光伏领域,钨丝凭借更细直径与更强耐磨性,逐步替代传统钢线用于硅片切割,渗透率从 2024 年的 20% 飙升至 2025 年的 60%,每 GW 光伏组件耗钨 8 吨,带动全球光伏用钨丝需求突破 4500 吨,同比增长 198%。

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同样强劲,电机转子、定子所需的钨合金部件因耐高温特性成为刚需,2025 年需求同比增长 22%;固态电池核心材料钨酸锂需求更是达到 1.2 万吨,同比激增 300%,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此外,AI 算力爆发催生核聚变能源需求,单台商业化核聚变反应堆 40 年运行周期需消耗近 3 万吨钨,全球聚变投资加速背景下,这一领域将成为钨需求的新增长点。

传统领域与军工需求的回暖进一步放大增长动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 月制造业 PMI 为 50.3%,连续 2 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高端装备制造对钨硬质合金的需求稳步回升;国防科工局军工材料采购计划中,硬质合金刀具、穿甲弹芯等钨制品订单同比增长 42%,全球军工产业链采购量从 2024 年的 2200 吨增至 2025 年的 3000 吨,欧盟更是启动 10 万吨钨战略储备招标,首批采购 3 万吨,相当于全球年消费量的 15%。

龙头企业动态:产能扩张 + 订单饱满,支撑价格信心

行业龙头企业的生产与订单情况,进一步印证了钨市场的景气度。厦门钨业作为行业领军企业,2025 年钨丝产品已进行 4 次调价,每次幅度 10%-20%,三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达 3200.09 亿元,净利润 25.80 亿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其光伏钨丝订单已排至 2026 年上半年。

中钨高新通过收购远景钨业提升资源自给率,远景钨业年产能约 2600 吨,叠加托管的五矿集团四座矿山,公司钨精矿自给率有望从 20% 提升至 70%;旗下金洲公司受益于 AI 拉动 PCB 微钻需求,产能持续扩张,10 月底月产能已突破 8000 万支,进一步拉动上游钨粉需求。章源钨业、翔鹭钨业等企业也纷纷满负荷生产,部分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龙头企业的产能布局与订单表现,为钨价上涨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后市展望:多重利好共振,价格高位运行成常态

综合来看,钨粉价格此次上涨是供应收缩、需求爆发、政策支持与龙头企业发力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短期而言,四季度传统补库需求叠加新兴领域增量,叠加低库存格局,钨价有望维持高位运行,甚至向 70 万元 / 吨关口发起冲击;长期来看,《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将钨硬质合金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再生钨技术突破与智能化生产降本形成支撑,而光伏、新能源汽车、核聚变等领域的需求增长具有长期性,行业供需错配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