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全球储备大洗牌→黄金30年以来首次“逆袭”美债!中国黄金市场“产消投”全面开花

全球储备大洗牌→黄金30年以来首次“逆袭”美债!中国黄金市场“产消投”全面开花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长期以来,美债凭借其稳定性和流动性,在全球各国央行储备资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这一格局正悄然发生改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 1996 年以来,黄金首次在各国央行储备中的占比超过了美债。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央行黄金储备总值更是首次超过其持有的美债规模。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背后是各国央行对全球储备安全共识的重新审视。随着美元在各国央行储备中的占比持续下滑,黄金凭借其稀缺性、独立性和永恒价值,成为降低美元储备风险的必然选择。

周一,亚市盘面现货黄金高开高走,北京时间14:05最高位突破4070美元/盎司,日内涨1.69%至4068.160美元/盎司。沪金主力2512合约高开劲走,14:05分最新价报934.56元/克,上涨1.84%。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上海地区99金价格报927元/克,上涨10元/克;长江综合的黄金价格报926元/克,上涨10元/克。

在全球经济风云变幻、地缘政治局势复杂的大背景下,黄金,这一古老而珍贵的金属,正以全新的姿态重塑全球储备资产格局,中国黄金市场也在这股浪潮中呈现出多维度的发展态势。

全球储备格局:黄金“逆袭”美债

长期以来,美债凭借其稳定性和流动性,在全球各国央行储备资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这一格局正悄然发生改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 1996 年以来,黄金首次在各国央行储备中的占比超过了美债。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央行黄金储备总值更是首次超过其持有的美债规模。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背后是各国央行对全球储备安全共识的重新审视。随着美元在各国央行储备中的占比持续下滑,黄金凭借其稀缺性、独立性和永恒价值,成为降低美元储备风险的必然选择。

新兴经济体央行在这一转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成为购金的主要力量。它们积极增持黄金,旨在优化储备资产结构,增强自身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黄金价格的走势也印证了其避险属性的凸显。从年初到现在,黄金价格整体上涨近 50%,相较十年前更是上涨约 300%,成为各国眼中的优势避险资产,逐渐替代美债在全球储备资产中的地位。

中国市场:税收新规下的“稳”与“进”

黄金税收新规的实施,一度引发市场关于“金条缺货”“价格波动”的猜测。但记者 11 月 7 日走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上海网点发现,投资性实物金呈现“价稳供足”的态势,并未受到新规影响。建设银行上海第五支行行长朱良平解释道,在新规之下,银行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内购入标准黄金用于投资性用途的,延续增值税即征即退,出售时向客户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规则没有任何变化。这一政策保障了市场的稳定运行,让投资者能够安心进行黄金投资。

在生产与消费领域,中国黄金市场同样表现出独特的发展轨迹。11 月 10 日,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国内原料产金 271.782 吨,比 2024 年同期增加 3.714 吨,同比增长 1.39%;另有进口原料产金 121.149 吨,同比增长 8.94%。国内原料和进口原料共计生产黄金 392.931 吨,同比增长 3.60%。这表明中国黄金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供应基础。

消费方面则呈现出结构性变化。2025 年前三季度,中国黄金消费量 682.730 吨,同比下降 7.95%。其中,黄金首饰消费 270.036 吨,同比下降 32.50%,这可能与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关。而金条及金币消费 352.116 吨,同比增长 24.55%,显示出投资者对黄金保值增值功能的认可,将黄金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工业及其他用金 60.578 吨,同比增长 2.72%,反映出黄金在工业领域的持续应用和发展。

国际化进程:“走出去”与 ETF 崛起

中国黄金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2025 年前三季度,中国大型黄金集团境外矿山实现矿产金产量 61.439 吨,同比增长 18.39%。重点黄金企业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通过海外并购、合作开发等方式,拓展海外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内黄金供应安全,也为中国黄金产业在全球黄金市场中赢得更多话语权。

与此同时,国内黄金 ETF 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5 年前三季度,国内黄金 ETF 增仓量为 79.015 吨,较 2024 年前三季度增仓量 29.927 吨,同比增长 164.03%。至 9 月底,国内黄金 ETF 持仓量为 193.749 吨。黄金 ETF 的快速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投资渠道,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黄金市场,进一步推动了黄金市场的繁荣。

央行增持:持续布局彰显信心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趋势在中国身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从 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9 月止,我国已连续 11 个月增持黄金。2025 年前三季度,我国增持黄金 23.95 吨,截至 9 月底,我国黄金储备为 2303.52 吨。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不仅体现了对黄金长期价值的认可,也向市场传递了稳定信号,增强了投资者对黄金市场的信心。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黄金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全球储备格局的重塑、中国黄金市场的多面发展,都预示着黄金将在未来的经济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作为避险资产、投资工具,还是产业资源,黄金都将持续散发其独特的魅力,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