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高位震荡,交投活跃
4月23日,伦铜反弹至9420美元/吨,触及0.618黄金分割位。沪铜主力2506合约呈现高位探涨态势,开盘于77290元/吨,盘中触及78520元/吨高位,最终收于77890元/吨,涨幅1.22%。全天成交量增至137622手(+20366手),持仓量攀升至171055手(+4983手),资金入场意愿显著升温。现货市场同步走强,长江现货1#铜价报78300元/吨(升水260-300元/吨),广东现货1#铜价报78250元/吨(升水130-330元/吨)。尽管交易情绪谨慎,但节前备货需求有效支撑成交,日内交投整体平稳。
宏观驱动:政策转向与贸易预期交织
特朗普政府政策转向,明确无意罢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叠加企业财报超预期表现,推动美元指数重返99上方,美股录得大幅收涨。白宫虽宣称贸易谈判进展顺利,但达成最终协议仍需数月,而欧盟拟对美企开出首批数字市场法罚单,显示跨国贸易博弈复杂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全球增速预期,警示贸易紧张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冲击,但美国财长贝森特对大国贸易紧张缓和持乐观预期,后续需紧密跟踪欧美景气数据对情绪的引导。
产业复苏:智能化与内需双引擎驱动
国内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加速,2025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66.3%,16万元以下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奇瑞、广汽、极氪等车企公布L3级自动驾驶车辆量产规划,长期铜需求增长预期获得支撑。空调内销市场在政策补贴及低基数效应下,一季度线上、线下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2%、12.6%,3月出货量同比增3.5%,行业对后续需求持积极预期。
供需矛盾:全球过剩与去库加速并存
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数据显示,2月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过剩6.1万吨(库存调整后过剩7.6万吨),去库压力犹存。国内去库进程加速,上周去库5万吨,精废价差仍低于替代水平,反映现货紧张程度超预期。需持续关注秘鲁Antamina铜矿停工事件对短期供应的影响,以及中国冶炼产能扩张带来的边际增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中国精炼铜产量同比增8.6%至125万吨,创月度新高。铜冶炼厂通过铜矿提炼黄金,并自行精炼或销售,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自2023年底以来涨幅超60%,现价突破3300美元/吨)。
走势展望:短期偏强,长期承压
短期看,宏观利好与产业复苏共振,叠加节前备货需求,铜价或维持偏强震荡。但全球精炼铜市场过剩压力未消,秘鲁铜矿停工事件虽可能短期刺激价格,但长期影响需观察复产进度。国内去库加速与冶炼产能扩张并存,精废价差低位或限制上方空间。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欧美贸易谈判进展、IMF全球经济预警及国内产业政策变化,灵活把握波段操作机会。
(以上观点仅供参阅,不作入市依据)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