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渐入尾声,A股市场“军工热”持续升温——中光防雷单日涨超15%,航发科技、振华科技等个股跟涨,军工板块以“逆市飘红”的姿态成为资金焦点。从政策落地到订单放量,从国防预算增长到地缘刺激,军工股的强势绝非偶然;而钛、钨、钼等金属,正默默成为军工装备升级的“硬支撑”。
核心驱动一:军费增长预期强化,装备升级加速落地
市场预计2025年军费将继续向“科技强军”倾斜,航空、航天等领域新型装备采购有望放量。近期多家军工企业预收款大幅增长,某航空主机厂上半年预收款同比增40%,印证下游订单饱满。
核心驱动二:高景气叠加低估值,资金避险需求凸显
在外部地缘冲突与国内经济复苏放缓背景下,军工“逆周期属性”成资金“避风港”。当前板块市盈率(TTM)约55倍,低于新能源(60倍)、半导体(65倍),但净利润增速连续3年超20%,性价比突出。
核心驱动三:政策红利释放,改革预期升温
“十四五”规划明确“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目标”,政策支撑持续;叠加军工国企改革加速,市场对优质资产注入预期增强,推升板块估值。
军工刚需拉动哪些金属?钛合金、高温合金为核心
军工装备对材料要求严苛,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是关键,以下金属成“刚需”:
钛合金:战机“骨架”材料,密度仅为钢的57%,强度高、耐高温。F-22战机钛合金用量约41%,我国歼-20超20%。随国产大飞机及新一代战机量产,需求持续爆发。
高温合金: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唯一材料”,需承受1600℃以上高温。全球市场主要由美、英、德企业主导,我国已突破技术瓶颈,新型单晶高温合金应用于国产大飞机发动机,年需求增速超20%。
铝合金:战机机身、机翼结构件首选,密度低、易加工。新一代战机铝合金用量占比超40%,航天火箭燃料贮箱等也大量使用。
稀土:钕、镝等元素是永磁材料、电子元件核心原料,用于战机伺服电机、精确制导武器传感器等。我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7%,高端功能材料正加速进口替代。
短期怎么看?关注业绩验证与需求拐点
短期板块能否延续强势,关键看两点:8月1日前后是否有超预期政策;中报季军工企业订单、业绩兑现情况。若订单放量、业绩达标,板块或从“事件驱动”转向“业绩驱动”,走出长周期行情。
对金属行业而言,军工需求增长将直接拉动钛合金、高温合金等“军工金属”景气度。钛合金随国产大飞机量产,未来5年需求或保持15%以上增速;高温合金因发动机国产化率提升,长期缺口明显。
建军节的情绪催化仅是起点,军工板块走强本质是“强国必须强军”的长期逻辑。随着装备升级与科技强军推进,行业正从主题投资转向价值成长,相关金属产业链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